送别2022,迎接2023
(2022-12-30 15:55:07)分类: 生活 |
[2022年12月29日,农历腊月初七,星期四,晴,西北风3-4级,空气良,-13度至0度]
2022年,终于结束了!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每逢年底时,总是感觉一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可是今年,我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2022年,有太多的痛苦,让我至今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5月18日,我敬爱的老爸永远的离开了我们。3月14日,二姐和哥陪老爸去北京入院检查,3月19号晚上到家,医生说老爸已经全身扩散了,可是我们没有告诉他。老爸到家特别开心,说护士说了,老爷子身体啥问题都没有,能活到90多!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边说边笑,其乐融融,那个温馨的画面,永远的定格在了脑海里。可是老爸回来后,很快就腰疼,后背疼,老爸以为是风湿,不知道那是癌细胞骨转移了。老爸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那段时间,我们心急如焚,可是疫情之下,全域静默,先是不让出小区,后来,家门都不让出了。4月26日,我打120,陪同老爸去医院,本以为去输输液,有个10天8天也就回家了。可是万万没想到,从那天去了,老爸就再也没能回来。5月18日晚上7点50分,老爸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从入院到老爸离开,前后23天,那是上半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能出去买吃的、用的,不允许家属探望,科室的大门,长期紧锁着。那段时间,心态是崩溃的,不敢闭眼,惟恐打个瞌睡,老爸就走了。
7月4日晚上9点50分,岳母离开了我们。那天是我和妻子居家隔离的最后一天。岳母因患幽门梗阻,在唐山住院,原本妻子计划第二天就去给岳母陪床的,7月4号的早晨,岳母还来电话,让妻子先不要去,等做手术时再去,那时还听不出岳母有任何的异常。没想到,晚上9点半的时候,我们接到电话,正在抢救!很快,人就不行了。从此,妻子失去了母亲。我们驾车赶往唐山,第二天凌晨1点多,把岳母送到乡下。我为岳母守灵,两个晚上没休息。
7月25日,我驾车拉着老妈正在去探望老舅的路上,接到表哥的电话,老舅快不行了,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见到老舅最后一面。老舅5月份摔了个跟头,从此卧床不起。老舅一生未娶,孤苦伶仃,凄凉的走完了可怜的一生。
7月29日,岳父在使用角磨机时不慎把腿部割了一个大口子,先后两次手术,住院一个月,因为糖尿痌,伤口很久不愈合,在此期间,我们频繁的奔波于家、单位、医院之间。
这一年,是疫情三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除了亲人的逝去,还经历了多次隔离。
3月份,我送女儿去唐山参加教资考试,回来后路北区曝出病例,我们一家三口居家隔离14天。
4月17日,公司有史以来首次开始驻厂,妻子驻厂了,哥驻厂了,我居家办公。自4月19日早上开始,封锁单元门,要求居民足不出户,气氛瞬间降到冰点。一方面不敢随意走动,一方面老爸的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每天都是心急如焚啊!直到5月19日,驻厂解除,小区解封。
6月13日,突然接到通知,妻子所在班组职工的爱人确诊,那名职工属于密接,妻子次密接,我做为妻子的同住人,拉去酒店集中隔离,不可理喻的是,我们不在同一个酒店。那天晚上,正下着大雨,电闪雷鸣,妻子是12点多接走的,我大约是凌晨2点多上的救护车,到酒店已经凌晨3点多了。房间脏乱,遍地垃圾,马桶需要自己动手刷,要命的是马桶刷没有,消毒剂没有,蚊香没有。可以在群里反映,但是十回有九回是无人理会。集中隔离7天,又居家隔离7天,外赠居家监测7天。就是因为这次隔离,妻子没能给她的母亲陪床,甚至最后一面都没能看到。
11月9日,公司再次启动驻厂模式,妻子驻厂,哥驻厂,我居家办公。本以为就是一次普通的驻厂,大家已经习惯了,可谁都没有想到,这次公司内部,疫情迅速蔓延,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上千人,疫情就象肆虐的洪水,完全失控了,简陋的倒班宿舍,成了公司内部的隔离点。很快,妻子中招儿了,隔离的房间通风性极好,四处漏风,缺衣少药,连热水都喝不上。无奈之下,我只能托人托关系,找药、送药、送卫生纸,求了多少人,都不记得了。把物资从办公楼送到隔离点,中间要转手至少5个人,顺利送到妻子手里的次数为零,有时送错房间,有时干脆就不知所踪了,混乱程度令人咂舌。妻子急的大哭,我在这边一个人落泪。幸亏后来找到两个当志愿者的小兄弟,并且随着物资的增多,局面才有所好转。当然,社会面上的情况也不乐观,具体数字不得而知,只知道,所有的隔离点全部爆满。大姐因为密接,通知夜里接走,忐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接到通知,改居家隔离,因祸得福。后来,我知道,哥也中招儿了。直到12月2日,公司突然通知,驻厂解除,隔离点转阴人员可以回家,我才得以把妻子接回家。
再后来,和全国人民一样,羊开始泛滥成灾。先是同事接二连三的阳,朋友阳,然后就听说大姐一家阳了,侄女一家阳了,老妈阳了,我阳了,二姐也阳了。局面让我自顾不暇了,我焦虑的睡不着觉,每天提心吊胆,担心老妈抗不住,担心闺女考研受影响。感觉好象一下子从人间掉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幸运的是,老妈没事,闺女在考研之前也没中招儿。
当然,快乐总是与痛苦相伴。也有4件喜事,值得庆贺。
1月29日,侄女生了一个胖娃儿,一家人喜笑颜开!
7月份,北京市积分落户结果公示,在6006人的名单中,我赫然榜上有名,并且排名在200以内。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竟然一举成功。金秋10月,我去办理了落户手续,从此成为北京人。
8月份,闺女北京落户办理完毕,这是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最大愿望,是我们夫妻这么多年朝思暮想的目标,更是老爸生前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12月份,我牵头组织申报的一项管理成果获北京市二等奖。在学会标准化委员会第二届换届中,我被推举为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
对了,今年还晋升了一级工资。
2022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终于结束了,2023年,终于走来了。在新的一年,我想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清明节前把老爸送回家。老爸走时,疫情正紧张,交通中断,人员不允许流动,后来稍有放松,村里也不允许操办,所以一直没能让老爸入土为安。
二是保佑老妈身体健康,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让老妈再多陪伴我们几年,有妈在,家就在。
三是闺女考研成功上岸。在疫情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闺女辛辛苦苦复习考研,我相信,苦心人,天不负!闺女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份幸运!
四是自己在工作上,希望今年申报的成果获得集团二等奖;本人争取晋升一级工资;在学术上,发表两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