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

(2018-11-07 18:34:42)


《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段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的材料,结合学生的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老师要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在专家授课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古对今》一课中提到的多种方法识字:汉字溯源,帮助学生识字学词;近义词、扩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学词;利用韵文特点,帮助学生识字学词;看图想象,帮助学生识字学词;写字教学培养能力与习惯中,帮助学生识字学词。识字教学中,方法千千万,所谓百花齐放,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中汉字溯源法引起我的思考。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经典精辟,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因此,结合汉字的起源,从字理上识字既能减少学生错误率,又能了解汉字的字义,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字理识字能从根本上解决错别字的出现。所以个人认为追本溯源,字理识字是最佳的识字方法。

早期字形具有较强的象物性,字形与词义的联系较为直观。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识记为主的认知规律,通过生动有趣的汉字溯源,可以收到较好的识字教学效果。

儿童六岁入小学,对词义已有基本了解,词义不是教学的核心,字形与词义的关联才是重点,但楷书简化字往往不能显示这种关联,字形历史溯源就显得非常必要。世界上早期的自源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后来其他象形文字都改成了拼音文字,只有汉字坚持下来,并不断适应记录汉语的需要,发展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汉字从古至今无间断使用的历史,可以为汉字溯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楷书中不能分析的字,通过溯源就可以找到形义关联。

“及”的甲骨文字形作“”,由“人”和“又”组成,“又”是手的象形,一只手在一个人的身后,表示“逮住”“赶上”,“望尘莫及”中的“及”就是“赶上”。从甲骨文渐变到楷书,“人”和“又”连笔书写,横折对应于原来“人”的一部分,折撇对应于原来“又”的一部分。老师在识字教学时能结合形体溯源,就能让学生牢记这个字。

在儿童经常写错的字中,有很多可以通过溯源的方式帮助解决。“金榜题(*提)名”为什么从“页”?“不胫(*径)而走”为什么从“月”?“一副(*幅)对联”为什么从“刂”?“罄(*磬)竹难书”为什么从“缶”?适度溯源,不但字形易记而难忘,对词义的理解也更准确而深刻。并且,这些部件都有一定构字量,举一反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通过形体溯源,寻求汉字的形义关联,是词义落实的有效手段。有很多人对成语“不肖子孙”不理解,及其与“不孝子孙”的区别。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就需要对“肖”和“孝”的字形作简单溯源。《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通过溯源,我们知道“肖”中的“月”早期写作“肉”,表“骨肉”之意,“肖”的本义是后代子孙与先祖长得相像,“不肖”就是后代子孙长得不像先祖。后来词义进一步发展,“不肖”指不如先祖,有不成材、不正派之义。《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字形可知,“孝”的本义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通过字形溯源,“不肖子孙”与“不孝子孙”的含义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含义,就可以落实了,它们的意义也因为有了字形线索而可以区分得很清楚。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汉字溯源学习汉字、汉语、文化,将汉字的文化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灵中!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识字效率,又可以实现优秀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