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探索数学等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加强我市各校间的学习交流,在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组织下,我校于4月10日—4月14日举办了“教学开放周”活动。4月14日的下午是数学教研组的教学放日活动,虽然春雨绵绵,但阻挡不了各位数学老师的教研热情,校党委委员、教研室主任魏东与来自市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安庆师大的数学专硕和我校两校区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活动分为“同课异构”和“评课研讨”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吕鹏飞和吴礼琴两位老师就《立体几何中的平行问题》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第一节课由吕鹏飞老师进行展示,吕老师以过不在一条直线的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引入课题,和学生一起回顾了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将各定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提炼出两种重要图形,并结合高考真题让学生体会两种重要图形作为载体是如何呈现的,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教材,要研究教材,要深挖教材,将前后知识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来学习和研究平行问题,形成大单元意识。吕老师还恰当地应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基本图形并直观感知图形的变化之美,注重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强调几何证明题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由吴礼琴老师进行展示,吴老师结合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引入课题,并和学生一起建构了立体几何中的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图,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定理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尝试用多种不同途径研究高考真题,提炼出多种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模板,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及时表扬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多媒体技术与板演相结合,切换自如,充分展现了吴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第二环节“评课研讨”活动由数学教研组组长洪汪宝主持,洪汪宝首先欢迎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师,感谢为大家提供两节精彩研讨课的老师,并抛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开展大单元教学?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开展高效的大单元教学?同时约请了六位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

来自安庆十中的吴根福老师在点评中说到,吕老师的这节课注重课程的完整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重视定理的准确应用,始终紧扣教材,注重对课本的提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吴老师的课从学生作业出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对学生的学情把握到位,知识的梳理注重相互转化和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来自安庆七中的吴俊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中各知识的关系,将任务逐个分解,注重模式识别和定理的应用,重视核心素养的落实。吕老师注意寻根求源,发挥课本作用,吴老师一中心多视角,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双边互动高效。

安庆一中顾德鸿老师认为吕老师从问题出发,提炼出两种“帐篷”模型,强调解题依据和思维的规范性,注意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特别是画图、识图、用图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吴老师从学生的作业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的根源是线线平行,从而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实现了从三维到二维的转化,精选例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解题过程中注意挖掘问题本质。

安庆一中储著斌老师认为吕老师重课本、重模型、重本质,而吴老师重引导、重应用、重建构,两位老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的培养,不断提问,强化解题过程中的目标意识培养,渗透数学抽象、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三大核心素养。

校教研室副主任徐承恩在点评中说到,两位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好,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善于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课本出发到高考真题的选择,较好地体现了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安庆一中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陈贤清认为两节课既有思维的深度和长度,还有恰当的课堂温度,两位老师聚焦立体几何中的核心素养,聚焦于大单元教学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重视基本方法的提升,重视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是两节非常有内涵的公开课。
通过六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与会老师深刻体会到吕老师和吴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和精彩演绎,同时对大单元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培养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