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国《数学:边“解”边“读”,以“解”为主》
(2023-04-03 11:06:11)
标签:
2023高考备考 |
分类: 示范引领 |
数学:边“解”边“读”,以“解”为主
李治国
发表于《安庆晚报》2023年4月3日
考生要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适当“读题”。读题的任务就是要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分析最佳解题切入点。读题强调解读结合,边“解”边“读”,以“解”为主。“解”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印象;“读”就是将已经熟练了的部分跳过去,单刀直入,解决最关键的环节,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复习时就不要在难题上花时间了。今年高考是全国新高考卷,试题可能会有难度,但有难度的试题毕竟是少数,只有先抓住了基础题,拿到了基本盘,才能去考虑拔高和冲刺高分。对于尖子生,则要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在考场答题时,李治国建议考生要把握好开始考试的前5分钟。因为,做好前面题目可以稳定情绪,形成好的心态。对拿不准的问题,可采取“先瞒天过海,后亡羊补牢”的策略,有想法就写上,在没有把握时不要轻易划掉,若踩到得分点,就可得点分,错了也不会扣分。要尽可能少丢每一分,尽可能多得每一分。有时可以跳步解答,即后一步(或后一题)要用到前一步(或前一题)的结论,而前一步(或前一题)你还不会做,这时可把前一步(或前一题)的结论当作“已知”,先做下一步(或后一题)。
要注意“小题小做”,合理安排时间。在做选择题时,要考虑特殊值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直觉法(含合情推理法)等方法求解,力争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做解答题时,书写既要做到简洁明了,又要做到严谨有序。解答题阅卷是“踩得分点”,如果书写不规范,没有过程或跳步严重或分类讨论最后不总结,虽然答案对了,但没“踩到得分点”,仍会被扣分,导致会而不对或对而不全。另外,最后的答往往也有1分。
李治国提醒,考生要注意仔细审题,要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审题可在关键处作出记号,以提醒自己充分注意,尤其是题目的附加条件和隐含条件。当题目较长或一时看不懂时,就更要认真审题。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是必须过好的一道坎,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当题目做不出的时候,要再回过头来看条件是否被利用或是否被充分利用。牢记“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引导解题(明确推理或演算)方向”的审题方针,审题过程就是制定解题计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