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开题报告《小学高段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

(2018-12-07 06:48:37)
标签:

教育

编号:1819054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小学高段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

                 赵保军               

所教学科                语文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u/6802312860  

           永年区临洺关镇总校         

 

 

 

 

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9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当前,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了语文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语文学科属性的核心素养。落实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语文课堂教学做出相应转变,需要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必须实现由“理解课文内容”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转变,实现“由教师讲读课文”向“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转变。这就需要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必须探索出一条阅读和语言实践并重的道路,实现在课堂这个语文学习的主阵地上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反观我校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偏态。在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有的教师停留在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过度讲问的泥潭中,把自己对文本的认知强塞给学生,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偏态:本来是以语言应用为特征的语文课堂,学生总是听着老师讲析课文内容,很少有学生进行语言应用的自主活动。

随文小练笔能纠正这些教学中的偏态,也是实现读写迁移、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读”向“学生语文实践”转变,选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进行随文小练笔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能进一步探索出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探索出一条读写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更有利于在语文课堂上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鉴于此,提出该课题,并对该课题界定如下:

1.小学高段

小学高段指的是小学五、六年级,即该课题研究的实验对象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

2.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

“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是指在语文学科的阅读课堂,寻找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运用点,立足学生的真实感受,围绕某一个语言文字运用点进行小篇幅的习作练习,力求课堂上有学生习作能力的生成。“小练笔”立足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挖掘,把习作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实现读写结合,读写并重,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水平。

3.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策略

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策略”在该课题中,指理解型练笔策略、品评型练笔策略和创新型练笔策略,即指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针对特定的练笔点,进行理解性练笔、品评性练笔及创新性练笔等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小练笔既是对文本的理解、品评,又是习作基础能力的训练,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实现读写并重,读写能力同时提升。

综上所述,本课题就是以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随文小练笔为载体,深挖、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探索充满活力的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随文小练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仿写、批注、补白及创新改写等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练笔的实施,研究并形成理解型练笔策略、品评型练笔策略和创新型练笔策略,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欣赏品评能力,提升小学高段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课堂小练笔教学效果的反馈,写出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以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在日常的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读写并重的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任务:

本课题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阅读教学课堂作为阵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实践与研究,探索随文小练笔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问卷调查,了解学情

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制定调查问卷,并对所任教班级及本校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本课题研究对本校五、六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文本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五、六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分析研究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本课题实验对象,即本校五、六年级学生及本人所任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获得真实的学情,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2.研读教材,确定练笔点

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从文本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寻找课文中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点;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理解、品评鉴赏课文的能力,以及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确定所学课文中的练笔点。

3.依据练笔策略,选择不同练笔方法进行实践

本课题将阅读课堂教学的随文小练笔的策略归为三种:理解型练笔、品评型练笔、创新型练笔。

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练笔方法进行语言运用的实践,如:选择“仿写”等练笔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或课文主题;选择“批注”等练笔方法,对课文进行品评与鉴赏;选择“补白、创新改写”等方法,对教材进行创新性的二次开发。

4.做好指导点评,确保练笔效果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中学写,学习习作的方法和技巧;借助课文相关资料,进行情绪渲染,联系学生生活,利用多种途径指导学生练笔;重视练笔的反馈点评,让学生在修改中提升能力,在课堂上有生成。

5.对学生练笔活动的过程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探索并形成读写结合、并重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文献获得资料。途径如下: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熟悉作家语言表达特点;读理论专著,加强教学实践,为课题研究提供方法支持;研读文本,品读语言,做好文本素读,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研读教育教学杂志,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教学案例,进行描述、分析和反思。这是课堂教学实践的真实记录,案例分析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再分析研究,寻找规律和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内容。在教学中,要随时做好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3.行动研究法:针对如何提高阅读课堂中随文小练笔的有效性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小练笔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写出随笔、教学反思,最终形成成果论文。

4.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小练笔的认识、小练笔水平的反馈,获得真实的学情,为课题的研究做好铺垫。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通过总结为课题研究提供信息,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保障。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810月至201910月结束,为期一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810月)

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2.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论证;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811月—20199月)

1.问卷调查,了解学情(201811月)

制定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在所任教班级和学校开展“课堂随文小练笔”的问卷调查反馈,了解课题实验班级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阅读水平,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表达等能力;分析调查结果及相关数据,写出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堂随文小练笔(201812月—20194月)。

1)研读教材,整理归纳教材中练笔点的基本特点。(201812月)

2)制定练笔方案,选择练笔方式,开展实践研究。(20191-3月)

针对理解型、品评型、创新型练笔策略,选择仿写、批注、补白和创新改写等练笔方式,在具体的课文及语文环境中开展研究。

3)对练笔效果反馈,总结经验,撰写心得等。(20194月)

3.收集案例,提炼教学模式(201956月)

1)认真反思、提炼,探索并形成小练笔的教学模式。(20195月)

2)整理教学案例,形成教学案例集。(20196月)

4.整理学生作品,进行研究和反思,撰写研究反思。(20197-8月)

5.整理课题研究文集。(20199月)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910月)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结题论文;

3.参与课题结题成果鉴定,完成课题研究。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96

小学高段语文随文小练笔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

20198

学生个性化作品集

学生作品

20199

课题研究文集(包括成果论文、课题研究案例集、随笔反思集等)

论文

201910

课题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1.“课题研究目标”中,要体现出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哪些“策略”;

2.“课题研究任务”中,课题研究的任务要具体分解到每个月,并且要把研究内容细化,使之能够在实践层面进行操作和实施;

3.“研究过程与步骤”中,要对每个研究的阶段进行细化,按月写出研究过程;

4.“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中的任务也要具体分解,按月呈现。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职称、职务

     

签名

康恒印

中小学高级

市教科所

 

张自卫

中小学一级

开发区教研室

 

张丽梅

中小学高级

肥乡区教研室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