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教学 |
《池上》教学设计
望江四小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萍”等5个生字; 会写“首、采”2个生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小娃的天真顽皮、纯真可爱,以及蕴藏的夏天的乐趣。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节奏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引导法、鼓励法、朗读法、问答法 、情景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伸出小手,跟老师写课题。(板书:古诗二首)
3、指导识字:
“首”,是独体字,一点、一撇、一横,下面一个“自己”的“自”。“首”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量词。我们可以组“一首歌”、“一首曲子”。
4、揭题:古诗二首,指哪两首?(一首是《池上》,一首是《小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池上》。(板书课题:池上)相机理解诗题,“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2)出示课件: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检查识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对照诗中的注音,自由读古诗。)
2.汇报交流。
(预设一)旋动魔方,认识生字。随机讲解。
(1)撑
(2)艇(形声字。加一加,“舟”加上朝廷的“廷”,可以组“小艇”、游艇、汽艇、潜艇、舰艇……)
(3)偷 (换一换。愉快的“愉”,竖心旁换成单人旁。组词:偷偷地……,偷采)
(4)踪 (形声字。熟字加偏旁,足字旁加祖宗的“宗”,可以组词:踪迹,跟踪,无影无踪。)
(5)迹(熟字加偏旁,走之加人云亦云的“亦”,可以组词踪迹、足迹、痕迹……)
(6)浮(形声字,偏旁是三点水,说明与水有关。可以组词:浮萍。)
(8)解(左右结构,左边是一个角字,右边是一个“刀”字,下边一个“牛”字。可以组:不解,解开,理解。
(预设二)
(1)这首诗里有两个生字特别有趣,想知道吗?出示生字(课件):艇(我们猜猜“艇”是什么?(船)为什么呢?——因为左边是一个“舟”字,而“舟”就是“船”。出示课件,看图。)
(2)还有一字:采,出示课件讲解:“采”是一个会意字,它就像是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因此它的本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去。可以组词:偷采,采摘,采蘑菇……)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个小孩。师: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生:有一只小船。 师:小艇:小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
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 师:这两句诗中,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板书:天真顽皮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出示课件: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相机出示课件演示。)
(5)小结: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可爱的孩子呀! 板书:纯真可爱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四、欣赏朗诵,配乐朗诵
1、想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吗?出示课件。
2、想不想试着配乐朗诵。出示课件。
五、背诵全诗,课堂小结
1、谁试着背背这首诗?(个别背诵,齐背诵。)
2、小结:这节课我学习了《池上》这首诗,感受到了诗中小孩的天真顽皮、纯真可爱,其实,像这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六、指导写字,作业展示
(1)首 (独体字):
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教师: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2))采(上下结构)
指导学生观察“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