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律背反
(2018-11-26 09:33:25)
标签:
康德二律背反 |
|
|
概念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本句有误,万有引力只与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有关,和推力等其他外界因素无关,理解意思即可。事实上,要计算多大的推力初步只需要考虑物体质量和需要的加速度就行二律背反了)。
在康德的哲学概念中,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来源:康德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芝诺的论证方法,用“二律背反”的方式证明时空的非现实性。
问题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理性在宇宙论问题上的四组二律背反:
静态:
第1组二律背反(关于时间与空间)
正命题:
o
反命题:
o
第2组二律背反(关于基本粒子)
正命题:
o
反命题:
o
动态:
第3组二律背反(关于自由意志)
正命题:
o
反命题:
o
第4组二律背反(关于上帝)
正命题:
o
反命题:
o
康德强调,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指出二律背反的揭露 ,它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体,而实践理性的特性可化解此矛盾。在道德领域里,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