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旧.写门联

(2025-03-04 14:26:44)
标签:

文化

情感

社会

分类: 随记由心
 


                        拾旧.写门联
                                 荚启龙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符换旧符”。门联源于桃符,从避邪演变成喜庆。过年家家总要贴门联,增添喜气,寄寓祝福。现在生活富裕了,过年买门联,可在以前,农村写门联还是普遍之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考取了学校,在村民组算是有点文化的。腊月二十三一过,左 邻右舍都会送来红纸,让我写门联。自不量力的我,从未拒绝,且每每还有荣耀之感。 有年,先父在厨房里油炸米圆,我在堂屋边裁纸、写字,边吃脆香的圆子。浓浓的年味弥漫屋内,写起字来,更有兴致,至今记忆犹新。
    大约在1992年之前,我都在老家过的年,写门联自然成了必做之事。为人家写联,内容我会依据对联书,不敢胡编,人家送的纸不够,我会免费供应。写自家的,我却信口乱撰,从未考虑写的是春联,要吉祥。好在先父从没有责备我。
    一些“自创”门联,零星于日记。年代久远,现在翻阅起来,有的无法回忆,不知所云;有的纯为描春应景,毫无意思;有几副“另类”还是触动了我,不想丢失,现转存于博客。
          
    时光荏苒 人生易老,
    旅途踌躇 壮志难酬
                            1986年2月5日
 (注:刚上班的我就消沉如许。)
         
    家境贫寒无人不晓
    品行高洁有口皆碑
                           1986年2月5日
 (注:那年一位响门歌的唱完后,我给枚2分硬币。他看了下大门的这副对联,说了句什么“翰林”,转身而走,我不知是讽刺还是相怜。)

    菜有半成味
    客无满肚愁
                          1987年2月26日
 (注:先母做的年饭菜,特别的好吃,我还是“谦虚”地写出这厨联,先母也不斥责。)

    圩田四亩焉多积谷
    木屋两间何作中堂
                          1987年2月26日
 (注:我竟在中堂画两侧写下此联,现想起来,真是“大逆不道”。)

    回头浮云飘忽,
    望眼锦绣依稀
                          1988年2月13日
 ( 注:先父病重,家道倍艰,心情可想而知。) 

    心玉洁兰芳百世
    家启昌龙吟千秋
                          1988年5月27日
 注:农村有“冲喜”风俗。四月结婚用联,上下联嵌有我和爱人的名字。)

    音貌浮堂室
    聚欢期梦乡
                          1989月2月2日
    年酒一杯泣泪饮
    夜梦三更含笑归
                          1989年2月2日
    一张纸易记平生事
    万杆笔难书永诀情
                          1989年2月2日
 (注:先父去逝,思情难禁。)

    雪树凌风自成景
    霜花偃月难赋情
                          1990年1月24日
 (注:没有从悲痛和消沉中走出。)

    几多烦忧马日去
    一片喜气羊年来

    休辜负黃金岁月
    再勃发碧宇雄心

    五彩描山水
    一笔写春秋
                             1991年2月12日   
 (注:那年我似乎不很悲观,工作之余,喜欢上了中国画.)
     
                                                        2025年3月4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