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对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开题报告
(2018-11-30 09:16:32)
周至县2018年度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课外阅读对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 |
|
负责人 |
|
所在单位 |
周至县第二中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不够,家长支持不足,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2.学生课外知识缺乏,视野狭窄,语言文学素养不高。 3.新课程标准对当代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1.课外阅读:就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除课本以外的其他文学、科技等作品的阅读。 2、核心素养: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和终生品质。
|
课题研究的 步骤和举措
|
一、研究对象:本校高三(4)班学生 二、研究重点问题:如何做好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研究,使课外阅读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研究方法:个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收集法等 四、研究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2、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3、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4、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读写能力;5、提高学生的课外生活质量,培养他们积极健康丰富的兴趣和爱好。 五、研究步骤和举措: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学习相关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年12月——2019年8月)研究制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开始可指定篇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后写出读书笔记,用课下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互相交流,相互促进。后期可让学生在课外推荐书目列表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认真读书,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将书中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文学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此外,要留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后的逐步变化,及时整理成为案例或个人随笔。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9月)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最后,系统分析研究过程及资料,认真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
课题成果的 预期和呈现 |
课题成果包括: 1.主件(结题报告) 2.附件(调查问卷、推荐书目列表、论文、学生读书笔记、教师随笔、案例、读书交流会的发言稿等过程性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