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新闻】名家风采——史新民·国画作品鉴赏

(2022-09-02 13:46:54)
标签:

速写

图片

油画

分类: 艺术频道

史新民简介

史新民:1944年生。山水画爱好者。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东方书画院艺委会成员,一级画师,虹口美协、浦东美协会员等。


史新民作品欣赏

中国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参照物,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史新民先生幼时即喜书画,工作后长期从事宣传美工工作。几十年来潜心专研中国山水,刻苦练笔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他认为技法仅仅是一种工具,必须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心灵与造化对话才是更重要的创作源泉。他的山水画气势雄峻,博大精深,是一位实力派山水画家。

史新民先生认为:中国画的创作离不开传统的继承,必须打好扎实的笔墨基础,和对整个中国画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中国画都要有清楚认识,在一定的高度上,对中国画的精粹进行掌握和深刻的理解,创作时就能够自然流露而不需要矫揉造作刻意寻找灵感,他非常注重传统中国画的临摹,他的临摹从隋唐至民国优秀的传统山水画以宋元山水为主,如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关同的《关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宋朝的李唐《万壑松风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元朝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春山读书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吳镇的《渔父图》等。

史新民先生谈到,在创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升方式就是通过写生,2004年当时他去到太行山写生,自此画风产生了变化,他吸收了北派的风格笔锋画势变得更加大气蓬勃。通过坚韧的磨砺,刻苦的学习,在不断的写生与创作中不遗余力地始终钻研中国写意山水,将写生和传统的画法融合进去,尤其吸收宋元以来历代山水画的真谛,并如海绵一样汲取多种艺术表达方式的精华,同时,又善于进取并提炼自己的艺术水准,从而厚积薄发。

史新民先生喜欢大山大水,大开大合,厚重有气势,同时不乏细节,也更在意山头的走势和整幅画面的走势,他的构图略带平面,注重处理黑、白关系。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史新民先生还认为,临摹是一回事,研究技法是一回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很重要,后来,他发现繁琐技法还不足以表达思想,通过王劼音老师的教导,在继承传统画法的过程中更多采用现代手法提炼,尝试做减法,后期创作了一部分非常简洁的画作,用不同的色块和线条去表现思想和感情,大处雄伟和简洁,在细节加入新的看点,以独树一帜的作品,获得广泛的好评和创新奖项。

史老师在多年的写生中也经常遇到山水画同道人,大家都爱追着问史老师山水画中前后中景的关系,史老师说“不碍于两点,一、近不碍中,中不遮远;二、选择生动之景作为中点。通俗来说比例、视角、画眼、程式都要相结合,还要依据具体情况而行,需要和自己的创作意图相结合,如果运用不当反而可能会破坏了整个画面。我们应掌握恰当的构图方式,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取其有利表现整体画面部分,为自己的画面构图服务。只有熟练掌握运用规则,才能恰当合理打破规则。

史新民先生亦将传统山水笔触关注更加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故乡魔都的摩登都市景观中,不论是四季、丰富的地貌、城市、乡村、大山大河,都在史新民先生数十年的国画精深的创作手法中再现出了新时代的国画水墨魅力,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突破和创新,做到既深入的学习和创作拿出精品,又能在推广国画艺术的场合中简洁概括的表现创作,受到更多当代鉴赏家和收藏者的喜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