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老照片集成(之一百九十二)老天津照片

(2019-01-29 06:24:28)
标签:

天津的历史和故事

天津老照片历史

被大火焚毁的安里甘教堂
天津老照片集成(之一百九十二)老天津照片

被大火焚毁的安里甘教堂

位于今泰安道与浙江路交口的安里甘教堂,以其特有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吸引了国内外的众多摄影爱好者,不少国内外电影也在这里取过景。此地原为一块洼地,1893年由英租界工部局赠予英国圣公会(Protestant episcopal church),又称安立甘宗(Anglicanism),用于建立英租界在今侨民教堂。该堂的建设工程断断续续进行了10年,直到1903年教堂才正式竣工。安立甘宗是英国的国教,该教堂也是英国侨民的专属教堂,谢绝中国教民进入,也没有加入中华圣公会。

19355月教堂因一场大火而焚毁,翌年开始重建。重建后的第二代教堂与第一代相比外观改动较大,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貌。这张罕见的照片是1935年冬拍摄的教堂被焚毁后景象,可见顶部完全被焚毁坍塌,但立面保留相对完整。

从兵营到天津一中

天津老照片集成(之一百九十二)老天津照片

从兵营到天津一中

原创 2017-02-04 聂永正 津味一一读懂天津留住乡愁

从图中汽车款式判断,这张英国兵营(Tientsin  British Millitary  Barracks)照片应摄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天津各国租界设立之初,外国本无驻军权力,外国军队驻防租界始于1900年义和团事变之后。

英国当局在推广界内“益世滨道”设规模为3000人的营盘,占地112亩,司令官级别为少将。1941年为日军占有,1945年日降后成为美军兵营。1947年美海军陆战队撤离天津,兵营改为“天津市立中学”。天津解放后改为市第一中学。直至“文革”时期,校内带有“US”标记的铁瓦楞板建筑依然可见。

 

大悲院旧影

天津老照片集成(之一百九十二)老天津照片

大悲院旧影

张 诚

天津大悲禅院,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康熙八年(1669)重建。1873年,李鸿章命淮军河北筑营,大悲院被围其中,基址、庙屋亦被征用。庚子后,袁世凯将其辟为银元局,百姓仍不能入内朝拜。逢年过节,信徒只好请来棚匠,搭建临时大殿一处,用来进行佛事活动。1940年,倓虚法师来津讲经,士绅百姓集资修庙,大悲院初具规模,解放后屡经扩建至今。

德富苏峰记天津水灾

天津老照片集成(之一百九十二)老天津照片

故纸里的天津 | 德富苏峰记天津水灾

2017-07-18 肖伊绯 津味一一读懂天津留住乡愁

 

日本近代学者德富苏峰(18631957)与中国学者多有交游。梁启超曾因文风与之相似,被称为“中国的德富苏峰”,而德富则称自己是“日本的梁启超”。

德富于1906年、1917年两次赴中国考察。1906年那次访华,有五天是在天津度过的,给他留下愉快的回忆。不过,与十一年前酷热少雨截然不同,1917年德富路过天津时,正好遇到罕见的水灾。

19171013日上午,德富乘上从秦皇岛开往北京的列车,“列车过了芦台以后,地上除了沼泽地就是盐碱地。从这里经过汉沽到了塘沽,列车才开始与白河并行,这附近的一些像小山丘的地方都是制盐场。渐渐地,天津水灾的情景开始出现在眼前了,一些土屋被河水淹没了半截,电线杆都立在水里,渔夫在船上划船,高粱地四周用网撑了起来。偶尔来到没有水的地方,就看到成群的牛马驴骡羊猪鸡犬,让人想起诺亚方舟。天津的惨状超过了传闻”。

 

因受灾极其严重,德富未能在津稍做停留,而是直奔北京而去。次年6月,他将此次中国之行的记述汇为《支那漫游记》一书,在日本东京出版。书中不但有对天津水灾的文字记录,还附有一张名为“天津下游白河的泛滥”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