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市绝唱》原创:王和平

(2019-01-24 08:02:27)
标签:

天津的历史和故事

天津老照片历史

三、慎益大街到清和大街

沿街南行,就到了荣业大街与慎益大街的交口处,东北角的玉清池浴池不得不仔细说明。

玉清池浴池号称“华北第一池”,始建于1924年,是南市地区最高的建筑物,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浴池。玉清池大门设在两条街道的转角处,门头上设有内藏式阳台,顶部还突出一个八角楼,西门子电梯直达顶层观景台,当年我曾经跟大人去过楼顶大平台,登高远望,可以俯瞰大半个天津城,那感觉真的很爽。

玉清池一楼有四大个池子,二楼有两个大池子,每个池子都能容纳四、五十人同时洗浴。三楼是单间盆塘(可以接待男女同浴),旧时能上三楼的大多是官宦富商,有些人专程从北京、山东等地慕名前来,亲自感受一下这所著名大浴池的风采。

老天津卫人管洗澡叫“泡澡”, 所谓“渍泥儿一刮,皮松肉软,骨头节儿睁眼,汗毛眼儿喘气儿。”,当时有人戏称“不到玉清池洗个澡,白来天津卫走一遭。”天津作家吕书怀在他的津味小说《小儿书铺》中,活灵活现地描写了一个南市泡澡堂子的“塘腻子”的形象。书中写到“南市的澡塘子有名,像什么玉清池、新华池、瑞品香、第一池等等,都是当时天津卫顶顶一流的洗浴中心。尤其是玉清池,是南市一带最高最豪华的建筑。


小康不像他爸爸那样爱逛窑子,喜欢泡澡塘子。天津人管这路人称“塘腻子”。小康每天吃完晌午饭,打着饱嗝儿往玉清池跑。买个牌儿,往里间走,早有茶房挑起布帘,喊道:又一位,康先生里边请!玉清池生意火,睡榻躺满早到的塘腻子。小康侧身绕过一个个盛衣裳的柳条筐,坐到一张藤椅上,麻利地脱光衣服,往筐一塞,拿一条浴巾照细腰一围,拖着“趿拉板儿”,直奔塘子而去。

塘子分热池和温池两种,小康喜欢泡热池,身子往热水里面一溜,烫得他齿此牙咧嘴,扯着脖子嚷舒坦!直到泡得身子松软了,再爬上池边,用搓脚石蹭脚后跟的皴皮。做完这些例行公事,小康便躺在一条大木凳子上搓澡,搓完澡,又冲过一遍,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出塘子。小康是熟客,茶房早已为他准备好睡榻。热得烫脸的毛巾递上来,他擦擦脸,随后往睡榻一倒,便一觉睡得美,睡得熨帖。醒来时,茶房沏好的一壶酽茶放在茶几上,小康自斟自饮,直喝得饥肠辘辘,才穿戴得当,溜溜达达走出玉清池。”

荣业大街和慎益大街的东、西南角是两家鲜货铺,作家提到的小儿书铺,就是慎益大街玉清池侧门对过一间高台阶的小铺面,作家的故事就从这里展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个街角常年有一个卖萝卜的摊位,摊主推着一辆平板车,每天在此兜售,车子上有一个铁钎子,上面永远绽放着一朵用紫心萝卜雕刻、红花绿叶的萝卜菊花(北京称作“辣了换”的那种)。摊主身着冬青夏皂的中式裤褂,手里一方洁白的毛巾,车上整齐地摆满了滴翠的青萝卜,你可以买一个,也可以买半个,称好分量,摊主用白毛巾托住萝卜,使一把锋利小刀,麻利地把萝卜均匀地割成薄片儿,而且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吃完萝卜就只剩下花瓣形的整张萝卜皮,每天买萝卜的人很多,围观的人更多,那情形亚赛观看一场精湛的艺术表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各类洗浴中心、泡脚屋的出现,导致玉清池的效益开始逐年下滑,到了2000年停业。目前(200810月)整个南市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玉清池作为仅存的一座老建筑,孤独地守望着曾经辉煌了一个世纪的老南市,揣测着自己未知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