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二十五)工作室第八期“每周一主题”网络研讨活动——如何进行作文的有效教学
(2019-05-29 14:42:35)
标签:
张铁军名师工作室教育 |
分类: 工作简报 |
针对作文教学,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面临的问题
安康中学朱孝娴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高三后期的复习中,命题偏向时政,学生的作文普遍出现程式化、政治化倾向,很难看到他们对社会、生活真实深入的思考。学生在作文复习这一块的态度是如何快速拿高分,所以有时问出的问题让我直接无法回答。作文训练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认为学生除了需要大量阅读,有针对性地积累素材,也需要接触生活,有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而非全是第二手信息。有时在课堂上提到一件事情,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的观点来自他人的评论,而少自己的思考。另外,我认为作文的讲评非常重要,一般我选择个别学生的作文重点讲评或者对比讲评,但考试太频繁,也很难每次都落实到位。
安康中学李雯老师深有同感,她认为作文训练应该是个长期,系统化的过程。作文训练过程有时需要老师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但这个个性化指导怎么做才有效?
蜀河中学张远超老师分析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可以说是一个近乎空白的地带。首先是教材对写作的安排不但偏少,而且指向不明,这就导致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对之进行二次开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其次是开展写作的动机有偏差,许多老师之所以上这一节写作课,原因是教材这么安排的,但写作是学生的事,应该首先考虑学生最需要什么知识而不是教材和教师想要给学生什么知识。然后就是写作教学的泛化倾向严重。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立论的角度这类明显宽泛且术语极强的概念很多时候成了教学目标。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应该明确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辨力
安康中学陈江月老师赞成李老师看法:应试作文与作家写作是有区别的。现在的高考更强调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安康中学王威老师提出:文字背后是思考。平时作文训练随意性很强,感觉系统性教学很需要下功夫。我觉得不只是学生,自己都需要逻辑和表达的提升。而且把阅读思考和作文能力融会贯通真的是个系统又个性化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有层次、有序列
安康中学魏荣康老师提出:写作和古诗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头痛的两大问题。写作教学,有老师提出“三步法”教学,第一步,注重积累素材,注意试卷文面,不出现错字。第二步,模块化练习,设计标题,开头结尾,整体构架,分论观点,思路明确。第三步,挖深主题,拓展认知,启迪读者。让学生,有层次的,渐进式练习,分模块化练习,以期达到整体提升。
安康中学成源老师提出:学生的作文训练应该体现出序列化特点,妄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个人认为除了结构的训练之外,语言的训练也至关重要。而片段训练更适合提升语言,只是通过800字作文训练对语言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此外,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只有语言和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思想认知的深度越来越重要,但是学生对待事物的认知往往都是表层化的,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从而提高他们认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安康中学何文君老师提出: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北大作家班没有培养出一个有名的作家,沈从文到现在的莫言、余华、阿来、麦家,都是高中学历以下,都是阅读成就了写作!当学生有了大量阅读,我们两三节课就可以讲完应对高考作文的办法!甚至不需要我们讲,印10多篇不同类型的高考优秀作文,学生看完就知道高考作文咋写!学生有了阅读量,应对高考作文,就真是“牛刀割鸡”。不阅读,学生没有语感、没有词汇语句积累、更没有思想深度,我们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自己把“大刀”舞得行云流水,学生顶多成为一个听话的看客,再好点赚个吆喝!当我们把“刀”给学生,也许学生连“大刀”拿都拿不起!
安康中学王云老师表示赞同何老师的观点:中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生活体验少,若再不通过阅读获取间接的生活体验的话,写作恐怕真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而且,阅读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在阅读中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题就不成问题了。另外,阅读有助于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度,学生经常阅读正确的、优美的语句,语感自然就好,病句也就少了。
作文训练应有长远规划,分年级进行主题和模块训练
我认为作文训练应该要有个长远的规划。做好三年规划或者两年规划。分主题,分模块,分文体进行专题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模仿,多写作。通过写周记,随笔,小作文,大作文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作为训练。特别提倡分主题,分模块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高一期间重点放在分文体训练和分模块训练。把作文训练拆分成几个环节,比如语言表达,构思立意,叙述和议论方式过程等进行强化训练。建议高二高三重点训练议论文,分主题进行训练,比如爱国,勤奋,坚持,理想,执着,逆境等等等。。培养学生积累素材,运用素材的能力。在主题训练的同时,依然要进行模块化训练。加强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作文教学也不可丢了情感与个性
白河中学王清喜老师提出:我觉得作文在模块化训练的基础上,还是要注重真情实感的注入,融入自己情感的体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作文。
蜀河中学张远超提出:诊断学情,查明起点,应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否则只能徒劳无功学生面临的问题是: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样才是“好”;其次,应该对写作进行必要的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文学类写作偏向主观情感的抒发,天生具有不可教性;实用类写作相对则有迹可循。
安康中学田婧婧提出:个人觉得写作教学的难度在于综合性,作文是一个语文能力综合展示,而且学生的问题也很个性化,大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作文,探讨评价,然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老师面批交流,这样的效果会很好。另外,个人在思考,如何在高考指挥棒的镣铐下跳好个性化的写作舞蹈。
本期网上研讨进展顺利,每位老师既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做法。在语文的教学中,既要有对自己的批判精神,也要有对学科的建设心态。纵然作文教学在整个高中阶段是很难的一块,但是作为语文老师,也不能有所畏惧,更要迎难而上。把作文教学摆到它本该有的高度,而不应该将其隐藏起来。工作室的网络研讨已经进行到第八期,在每一期中工作室的成员们探讨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各自的做法,从而反思自身,不断学习,有所成长,实为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