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评析:人生悲喜——听陕西省安康中学王治义老师讲《项脊轩志》

(2019-04-03 16:19:43)
分类: 课堂实录
文人将人生的悲喜归结为“四喜三悲”。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乃“四喜”。幼年丧亲,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乃“三悲”。选进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项脊轩志》正是一篇饱含人生悲喜的作品。


http://txt22262.book118.com/2017/0421/book101449/101448571.jpg

今日分享陕西省安康中学名师王治义老师的公开课《项脊轩志》。

课堂实录

“八月秋高风怒号,茅飞渡江洒江郊”,王老师首先由杜甫的草堂说起,进而举出刘禹锡的陋室,陆游的老学庵等文人放牧思想的书斋。以诗歌带入,雅致又富情趣,自然而然的导入归有光苦读半生的“项脊轩”。

正式开课后,王老师首先解读“项脊”、“项脊轩”以及“项脊轩志”的意思。指出“项脊”二字中暗含的光耀门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味,并详细介绍了作者归有光的生平以及《项脊轩志》的写作背景,表明归有光长居“项脊轩”苦读数十载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家之“项脊”,国之“项脊”。

王老师将文章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段,2-3段,4-5段)。基本授课顺序是先学生自读,后教师逐句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并串联前后段,梳理作者情感。

第1段,王老师先总结修葺前的南阁子特点:老旧、狭小、破漏、阴暗。作者是读书人,却没有一个像样的书房,读书环境的破败表明了作者的“悲”。再总结修葺后的南阁子:屋顶不再漏水,室内光线充足,周遭安静清雅,兰桂竹木的种植又添美好芬芳,整个项脊轩可谓“姗姗可爱”。这一切都代表作者的“喜”。整段“悲喜交加”,正如作者在第2段所言,“然与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第2段,王老师首先让学生自行总结第二段有几处“悲”,分别是什么。学生自主总结后,教师再逐句解读纠正。(在逐句解读中,王老师特别注重从个别字词中深挖作者情感,并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总结人物性情)由“篱”到“墙”,由欢聚一堂的一家人到隔篱相望再到隔墙分居,家族的离散和疏远是作者此段的第一“悲”。

“先妣抚之甚厚”,一个“抚”暗含先母对“妪”的关爱,对婢女的亲厚也暗示着作者母亲其人的宽厚温和善良。王老师提出,为何“妪”说先母如何关心作者的姐姐,却不说关心作者的往事呢?联系到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作者的姐姐作为一个女孩子都得到了母亲如此的关爱,更别说身为男孩的作者了,小细节中看人物,从“妪”的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母亲对儿女深沉的爱。有这样的母亲,是子女的“喜”,但母亲却早早去世,不正是子女的“悲”吗?慈母去世,此为本段的第二“悲”。

再说祖母,王老师同样从细节着手,“吾儿久不见......女郎也?”看似是淡淡的责备,实则表明祖母对作者足不出户苦读求学的身体的关心;“以手阖门”,轻轻的关门,表明祖母担心打扰孙儿看书;当面不言读书光耀家族,但出门后祖母“自语曰......”表明祖母对作者的疼爱,看着作者像个女孩子一样足不出户的苦读,祖母担心其身体不愿意当面施加振兴家族的压力,但内心深处对作者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读书有成,光耀已经衰落的家族。可是作者呢?苦读半生,疼爱自己的母亲和祖母都已逝去,但自己依然没有为家族挣来荣华,思及此处,作者“长号不自禁”,愧疚和悲痛之情痛彻心扉。此为本段的第三“悲”。

第3段,先说明作者久居项脊轩苦读数年,再借“轩凡四遭火......殆有神护者”暗示作者振兴家业的心虽然屡遭打击,但依然在。

第4段,学生自学后,王老师首先联系前文,总结作者遭遇。作者失去了疼爱自己的母亲和祖母,凄苦孤寂的生活苦熬数年,终于迎来了生命中另一个深爱自己的人,妻子。“问古事”,“凭几学书”,妻子与作者志同道合,给了作者无限的爱和陪伴;“诉诸小妹......”看似妻子在说家里的姗姗可爱的“阁子”,实则向妹妹们夸耀“阁子”里自己引以为荣的丈夫,侧面说明夫妻情深。失意人生,得娶这样一位妻子,不是作者的“喜”吗?可是美好的生活只持续了六年,作者的妻子就去世了,人生再遭重击,久病无聊,作者心灰意冷连项脊轩都无心修缮,此处又是一“悲”。可振兴家族的重任还没有实现,生活还要继续,作者痛定思痛,还是回归书房,继续在光耀家族的路上禹禹前行。

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物还在,而斯人已逝。“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欲茂盛,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也就更浓烈,亭亭玉立的树不仅是作者对亡妻思念之情的寄托,也暗含着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对自己振兴家业的希望。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段短短三句,但作者的愁与悲与希望,却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


名师分享


王老师针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以下看法:

语文教师必须要吃透文本,对课文有自己的解读。这样站上讲台后,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写作,要会写文章。写文章不仅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并且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不要沉溺于各种课改新理论,有时候看似热闹的课堂,并不能教给学生实打实的知识。语文老师应当学习庖丁解牛,不要急于求成,找到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做老师也不能沾沾自喜,取得一点成就翘尾巴。要端正心态,不逐名利,只为教书育人。

语文教师要学习归有光不断奋斗的精神,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向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