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培养探究

(2019-05-29 19:17:09)


【摘 要】,按照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信息意识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以及核心素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进行实践探究,并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

一、    核心素养与信息意识  

2014 年教育部研制印发的《关 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 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 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 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 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 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科教学既是工具,也是途径。为此,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凝练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描述:

1.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2.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二、信息意识的培养

关于信息意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给出了更为通俗易懂的解读: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这样的解读也有助于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基于这样的解读,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信息意识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培养积极主动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而面对不懂的东西,不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则是新型的伸手族、张口族。是严重地缺乏信息意识,是消极的、危险的。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不知道从哪个出口下高速。这是一个信息问题,遇到了不懂的东西,司机必须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获取信息,安全、 正确地驶离高速公路。否则,随心所欲地在高速公路上并道、逆行、停车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再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如何把手机中的照片、文档资 料传输到电脑中?面对不懂的东西,学生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搞清楚这个问题。否则,只能消极地等待,甚至在课堂上睡觉。所以,培养信息意识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

2  拓宽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

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渠道可分为:人、事 物、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等四大类。教学中,要训练、拓宽学生的 信息来源渠道,让学生形成习惯: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取信息。比如前文提到的这个问题:如何把手机中的照片传输到电脑中?这是一个很实用的问题,你不会做,你可以叫同学教你。这就是通过他人获取信息;你可以上网搜索操作方法;如果有可能,你还可以查看手机的纸质说明书等等。这就是一个 训练学生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的生动例子。

还可以提出你如何观赏春晚节目?这样的问题,在交流 讨论的基础上梳理出不同的来源渠道:去直播现场观看、通过网络观看、通过电机收看、通过手机收看、通过广播收听,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

3  掌握灵活多样的获取方法

面对不懂的东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有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可供选择,那么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获取方法。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启发、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核心素养,这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策略。

掌握灵活多样的信息获取方法这一培养目标而言,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案例,比如以厉害了,我的国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学校等为题制作电子作品。采集信息时,引导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可以从网络搜集,也可以现场拍摄。完成该作品的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书本或其它纸质媒介的信息如何传输到电脑?。参考答案是通过扫描仪输入、通过照相机或手机拍照都可以;

二是如何从网页中获取文字、图片等信息复制、粘贴 另存为是一项很基础的操作,但是有些网页中的文字,设置了限制,无法直接复制;还有的图片添加了水印等等。这些问题的呈现,也是倒逼学生去尝试掌握多种方法。 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遭遇并解决不同的困境,才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掌握灵活多样的信息获取方法,要特别注意克服学生的思维习惯。就以日常生活吃饭、点餐为例,有的人每天早餐都是油条豆浆,有的人每次进餐馆总是点同样的菜肴。这里姑且不谈营养结构、合理膳食问题,仅仅就这些行为蕴涵的习惯性的、下意识的惯性思维提出警醒。因为信息千变万化、瞬息万变、错综复杂,不能因循守旧地停留在固定的一招半式,必须掌握灵活 多样的信息获取方法。方可真正培养信息意识核心素养。

4  防止两个割裂 培养信息意识,还要特别注意防止两个割裂:

一是防止培养信息意识与另外三大要素(计算思维、数字 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割裂。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不是相对独立的, 是相得益彰的。以获取信息为例,培养的要求是不仅对信息 的来源、价值、真伪能科学、合理地判断,在获取信息过程中不 排除用计算思维规划信息的来源和处理;懂得或善于利用新 的、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资源,并在整个信息过程中具备安全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四大要素的协调 培养、有机统一。

 二是防止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割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落实 立德树人。改革是要解决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问题。这就 是要研究核心素养,研究适应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 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各学段、各学科承载具体育人目标和任 务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培养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正是通过 不同学科的不同阵地全方位、有机地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否则学科教学就会继续停留在为 了学科而教,无法提升到为了素养而教

结束语: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虽然与之配套的教材仍在紧张修 订之中,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启动,广大一线的信息技术 学科教师,应该用饱满的热情拥抱教育的深入改革,认真学习、 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为培养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思维、数字 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余文森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7 月出版。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李维明. 普通高中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5): 26- 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