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妙的对联

(2019-01-21 15:01:33)

奇妙的对联

周至县第三中学  刘向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欣赏对联,尝试对对联。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学精华之一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学会欣赏对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赏与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猜谜语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满脸发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      对联

    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对联》,感受这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二、知对联——了解对联

学生阅读课本第七十七页“对联常识”部分,每组推举代表展示成果,点评各组的展示情况,归纳对联的特点。

总结对联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例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副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三、猜对联——对联猜谜

1.猜猜是什么行业

1)操天下头等事业   做人间顶上功夫

2)刘伶问道谁家好   李白唯言此处高

3)藏古今学问       聚天地精华
4)但愿世人都无病   宁可架上药蒙尘

谜底:理发店  酒店  书店  药店

2.猜猜联中暗含的人名

1)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孔子弟子人名)

2)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近代女革命家)

3)二船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八音齐奏 , 笛清怎比箫合(古人名)

谜底:子路、颜回  秋瑾  鲁肃、樊哙  狄青、萧何

3.猜猜是什么地方

1)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2)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3)荆花吐艳香江瑞        莲蕊临风镜海清     

4)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谜底:宁夏、陕西  西藏、新疆  香港、澳门  福建、台湾

四、赏对联——欣赏对联

学生阅读课本第七十八页“对联欣赏”部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体会对联的奇妙。

教师补充:

1.书院联

1)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中山书院)

2)得英才而教育   以山水为怡情 (信江书院)

3)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船山学社)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

2.名胜古迹联

1)白云黄鹤传千古   汉水长江会一楼  (武昌黄鹤楼)
2)铁板铜琶,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黄州赤壁)

3)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 

水源宛在,偕太守常来问津   (武陵桃花源)

4)江枫渔火,胜地重来,与国清寺并起宗风,依旧钟声闻夜半

     木屐桦冠,仰天狂笑,有寒山集独参妙谛,长留诗句在吴中

                                    (苏州寒山寺)

3.奇思妙对

1)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郑板桥解联)

2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成都望江公园)

3)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唐伯虎妙对张灵)

4)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抗战胜利后对联)

5)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金圣叹)

6)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路遥马识途  (人名联)

五、对对联——尝试做对联

   学生阅读课本第七十八页“对联做法”部分,依据对联的特点,尝试对对联

1.爆竹声声脆

2.祖国山河好

3.国泰民安逢盛世

4.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5.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6.北临渭水,水土养育一方人(注:此下联为教师本人拟写)

(学生可以选择一副或副来对,所对之联可以多元化,重在鼓励参与)

六、课堂小结: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学习、感受、发扬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七、作业: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课外从学习、做人、有情、立志等方面任选一方面搜集一些对联与大家交流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对对联
后一篇:姓氏渊源探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