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晏殊的诚实说起
(2022-08-18 11:23:31)
标签:
文化 |
分类: 闲聊杂谈 |
从宋代晏殊的诚实说起
郑鼎文
从博友老师庄关通先生那里得知,《梦溪笔谈》载:晏殊(991—1055)少年时,非常聪颖,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宋真宗就在皇宫里召见他。当时,恰巧逢到皇帝主持殿试,就让晏殊也参加考试。晏殊一见试题,就说:“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宋真宗很喜欢他如此坦白。
这段史料,说清了晏殊品德诚实的两件事:
一是皇帝要晏殊参加殿试的试题,恰好是晏殊已经在10天前在家里做过的题。这事若放在别人身上,真是喜出望外,不仅不会对皇帝说明此事,只会暗暗欢喜,超常发挥,只等皇帝龙颜大悦,以期得到重用。可晏殊诚实得可爱(或曰傻的可爱),竟向皇帝说明真情,要求对他另外命题,以体现公平原则。
二是在天下太平的社会大背景下,皇帝允许大臣们“自选景点欢愉畅饮”,晏殊因家境贫困没有参加欢聚,而呆在家里与兄弟读书。后来官员提拔时,执政大臣按照皇帝要求推荐了晏殊,皇帝还向晏殊说明了提拔的原因,若是一般被提拔者,肯定非常兴奋,必定欣然接受提拔,什么话不说就去更高的官位上去上班了。可晏殊却老老实实地向皇帝说清自己没有参加欢聚,不是不想去,而是家里太贫困了,若是不穷有钱,也会去参加欢聚的。
就因为以上两件事。皇帝觉得晏殊着实诚实得可爱,因而更喜欢和信用晏殊了。可见,在一定的的条件下,诚实的人不会吃亏,反而会更受器重。
反观今日的现实,似乎诚信缺失的问题很突出,尤其是那些大搞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制造政绩而谋求升官的人,往往容易得逞。他们翻船东窗事发后,尽管也没有好下场,但也有混得风生水起的。这就告诉我们,诚信品德对为官者是何等重要!由此也不难看出,晏殊的美德是何等的可贵和可敬,在千年后的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