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丈夫”的学习与思考
(2022-07-17 09:28:42)
标签:
文化 |
分类: 闲聊杂谈 |
关于“大丈夫”的学习与思考
郑鼎文
说了关于“贤妻”的学习思考体会,觉得还得把联系最紧密的“大丈夫”说一说。可这一查一学,可不得了了。原来“大丈夫”一词,相对“贤妻”的解读并不多,大多是忠于国家层面的解读,起码也是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一层面释义。不过我想,对于相对于“贤妻”的解读,总还是应该有一些,不然就不是丈夫了。
所谓大丈夫,指的是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
其出于《孟子·滕文公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句就出于这里,也是对“大丈夫”的精华性解读,是为人处世的堂堂正气,亦即浩然正气也。
这方面的著名例句有: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
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
这其中所说的“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也是对“大丈夫”经典性解读。
关于大丈夫的典型事例有:
(1)文天祥慷慨赴死
当时,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搜罗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积翁去劝降,后来又亲自召见文天祥,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国家重托担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愿望就是赐我一死,忽必烈不愿杀他,就将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他在诗中列举了历史上那些坚持正义的忠臣义士,认为他们都是正气的表现,是自己效法的榜样,其中有两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年,民间的义士聚积了兵马数千人,扬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为绝后患,终于下令处死文天祥。临刑时,文天祥朝南跪拜,从容地说我的事情到此完结了,然后慷慨就义,时年四十七岁,他的妻子为他大殓时发现,他的衣带中有一篇文章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的书,学到了什么,从今以后,我真正做到无愧于己了。
(2)于谦耻于送礼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3)司马迁著《史记》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上述三位作为大丈夫的楷模,均是国家层面上的忠臣、良将和志士。
关于大丈夫的特点,见于《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里的大丈夫是指富贵不淫、贫不丧志、威逼不屈仁人志士,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汉,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也见于老子《老子德道经》第一章《论德》“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这里大丈夫是指每个人只有具备厚实的信德,才能将仁、义、礼、智这四德都培养起来,顶天立地行于世间,成为“大丈夫”。而当“大丈夫”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人群,整个社会能够守住天地之信,守住自然之信,也就是人类道德文明复兴之时。
我想即使概念大也罢,既然是丈夫,就有个相对于妻子的问题。既然我们要求且都喜欢贤妻,那么作为妻子的丈夫,也就应该有担当精神,有一家之主的责任心,要爱妻子、爱儿女,敬奉健在的父母亲,要对每个家庭成员都切实负起责任,让大家生活幸福和谐,还要培养子女成人成才。更不能轻率地换妻,扔下一个破碎的家庭不管,还有什么沾花惹草,也是必须戒除的。保卫家庭的幸福安宁和完整,对于妻子的丈夫来说,当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对模范夫妻值得学习。这就是歌唱家阎维文和妻子刘卫星,两人从年少青春走到暮年。刘卫星患癌34年,阎维文从未一天放弃过妻子,32年不离不弃,晚年幸福美满一直陪在她身边。女儿嫁李肇星之子。妻子也在阎维文的照顾下,身体恢复健康。而阎维文也当上两个孩子的姥爷,和女婿的关系,更是如同亲生父子。和娱乐圈许多露水夫妻相比,阎维文与刘卫星可谓恩恩爱爱,天长地久,其爱情坚如磐石,实在难能可贵。这肯定与双方都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分不开。
(说明,此文以学习整理改编为主,也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特别是有自己的思想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