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泰伯篇》赞美的圣贤和朝代
(2019-05-31 11:51:25)
标签:
文化 |
分类: 闲聊杂谈 |
孔子《论语·泰伯篇》赞美的圣贤和朝代
泰伯周公尧帝舜帝大禹文王武王周朝
作者:郑鼎文
2019年5月31日周五多云
(1)孔子赞美泰伯
【原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评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理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有妇人焉:指武王的治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
(在此,我对至圣把妇女不算人的理念实在不敢苟同)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