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百科知识概览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始称诗,到了汉代,又有了两个别称,《诗三百篇》、《诗经》。
“经”本来是线的名称,古人用刀当笔,用竹片当纸,文字刻在竹片上的叫“简”,把几个竹片编连在一起称“册”,用来编连竹简的东西就是“经”,“经”是册的一种材料。因此,古人就用“经”字代表书籍的通名。
汉代把“经”字的含义扩大了,作为“常法”、“常规”、“原则”来用。汉武帝时代,在空前强大统一的国家里,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统治,便罢黜百家学说,单独提倡儒术,儒术思想成为统治思想。认为经孔子整理过的书,可以为人们常法,于是《诗三百篇》便同《周易》、《荀书》、《仪礼》、《春秋》一起被称为“五经”。当时朝廷还设立五经博士这一门官职,进行讲经。《汉书•宣帝经》说:“甘露三年(公园前五十一年”,诏诸儒讲五经 同异。”从此,便确定了《诗经》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