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zzx_xing
szzx_xi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复习课型的思考

(2022-07-26 16:02:55)

昨天(67日)早上,*局长在高考期间,专门抽时间到实验中学、外语学校和实验小学进行调研,实地察看了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课改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了复习备考阶段的早读、常态课和复习课,与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发现的主要有三:一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松懈现象,二是学生的思想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提改进提高,三是复习备考期间的教学管理存在棚架。针对卫局长调研发现的问题,结合前一段新课标学习心得,就复习课模型提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们先学习下关于中招试题命制的部分要求。必须学习两个文件,一是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二是2022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对于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助力新课标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要科学设置试卷难度。各地要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对各相关学科中考试卷考试时长、容量、难度等提出规范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

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卷试题结构,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促进有效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同时要求,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认真落实,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规定要求,确保依标命题、教考衔接。要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展素质教育。

第二,推行问题导学的复习课模型。针对两份文件要求,结合我区推行的问题导学“素养课堂369”,建议在复习阶段,仍然贯彻问题导学理念,那么我们复习阶段也要坚持以问题为主线的问题复习课,突出学生的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发展学生的素养。

一般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明确目标,精选题组——精选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题,知识方面含量高的题,排好题组。这是前提和基础,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

2.独学做题,以考代练——先让学生独自完成,以考代练。

3.小组纠错,展示交流——在讲评前,以小组互讲互检,展示个人成果,重视小组建设,发挥小组作用。

4.精讲点拨,拓展思维——教师抓多数人的问题和题目之间的链接,精讲、揭示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5.总结归纳,掌握规律——小组纠错,相互复述,要求做到慢中求快,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练一题通一类,达到时间短、效率高的目的。这一点必须做到让学生去总结,去整理知识和画思维导图,去归纳适合自己的、自己感悟到的规律或套路。我们切不可越代庖,把所谓的套路强加于学生。要知道,规律和套路,只有自己悟到的才能真正做到运用。

6.错题重组,达标过关——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出变式训练题进行二次检测,强力矫正,变错为对,加强辅导,实现人人达标过关。

这是我自己的思考,也希望各位教研员要从师生两角度,认真思考下自己学科如何复习备考才科学、高效、有针对性;思考下,如何从我们教研员的角度,去调动、激发教师的课改执行力和持续力,使课改成为常态教学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