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吃料少怎么办?如何促进鱼吃料?
(2020-08-18 14:40:44)
标签:
鱼吃料 |
分类: 鱼药 |
鱼不吃料或吃料少是鱼养殖中常见的问题,鱼不吃料的表现、症状、时间都不一样,下面各种鱼不吃料的现象、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一、 原因
引起鱼不摄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2.
3.
4.
5.
6.
7.
8.
9.
总之,造成鱼不摄食或摄食不旺的原因很多,既有单一原因又有多重因素叠加引起。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判断并找出主要原因加以解决。
二、应对措施
1.鱼开始摄食旺盛持续时间不长
检查鱼体,尤其是鳃部、肠道的检查,由鳃部疾病引起的病变是鱼吃食不旺的主要原因。再根据鳃部情况(一般表现为烂鳃),检测水质,看是由水体还是由寄生虫造成的烂鳃。治疗烂鳃时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氯、醛、溴等制剂,建议选择使用聚维酮碘泼洒,内服拌喂止血肠鳃康+赛有渔液肽美,同时在料台泼洒增氧剂,并开动水车增氧机,改善鱼类摄食情况。
2.
主要是缺氧或中毒,要仔细化验水质包括各项化学指标、水体藻相、肥瘦、浮游动物量等。
(1)如水瘦肥水即可;水质过肥、pH波动大,可结合鱼体烂鳃情况进行治疗,有条件的可注入新水,无注水条件的可泼洒净水药物(超能解毒灵、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硫代硫酸钠均可)降解有机质,再结合生物制剂调节藻相(超能芽孢菌种和超能EM菌种),不主张杀藻以免败坏水质;如浮游动物过多引发的溶氧不足,可在清晨或傍晚围池边泼洒杀虫药物减少浮游动物量,或者用灯光诱捕、放养花鲢等。
(2)
(3)藻相的构成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藻类中毒引起的鱼不吃食或死鱼现象逐渐增多,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判断水体中藻类的组成情况,尤其是裸藻中毒。对成鱼的影响虽没有鱼苗大,但同样可引起鱼不摄食(尤其是鲤)。对裸藻、蓝藻占优势的池塘首先要进行解毒。在不施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能维持3天左右的时间(鱼类正常摄食,以后恢复不摄食)。笔者建议使用泼洒超能解毒灵或过硫酸氢钾进行解毒也有一定效果,解毒后利用菌类进行调节,使用后以隐藻、绿藻呈优势种。注意无论使用何种菌制剂都要注意池塘中浮游动物的量,以免引起更严重的缺氧甚至浮头。
3.鱼吃食“炸台” 鱼吃食“炸台”多是寄生虫病引起,可根据发现的虫体采取挂袋和全池泼洒方法治疗。
4.料台鱼密度大,但摄食慢、游动无力、趴边等 在水质检测为正常的情况下,会有两个原因,一是疾病的影响(以肠炎、肝胆病最常见),另一个是中毒(如泼洒了杀虫、消毒药物或饵料中添加药物引起厌食),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调查,找出主要原因对症治疗。首先要对养殖鱼类进行剖检,看肠道是否正常,如果肠道积水或肠道发炎,应拌喂白便速止或止血肠鳃康,配合赛有渔液肽美治疗,后续拌喂超能丁酸菌种等有益菌恢复肠道菌群;观察肝胆等脏器是否正常,如果肝胆异常,除保持水体稳定,定期使用解毒产品外,应在饲料中添加金肝利胆+赛有渔液肽美。对“花肝”、“绿肝”、脂肪肝以金肝利胆+超能丁酸菌种等治疗。肝胆病不但影响摄食,更有可能引起细菌或病毒病的暴发,所以要早预防、早治疗。 其次如果此状况是泼洒药物引起的,要进行解毒处理。解毒剂的选择很重要,要了解各种解毒剂的解毒原理和疗效。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引起的使用硫代硫酸钠;阿维菌素使用VC;重金属离子使用超能解毒灵、硫代硫酸钠、EDTA、腐植酸钠;氨氮中毒使用超能解毒灵、活性炭、沸石粉;亚硝酸盐使用食盐、过氧化物,不能使用硫代硫酸钠;硫化氢使用氧化性底改或过硫酸氢钾;金藻使用超能解毒灵、黏泥浆。
注意有机酸不能与硫代硫酸钠合用。如果是因为添加药物引起鱼厌食,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直到治疗结束。
5.上午或下午不吃食 主要是受天气和水质影响。上午不吃食,下午正常吃食很可能是水瘦或阴天。下午不吃食而上午正常则重点检查pH值是否太高(一般为肥水池塘),可使用超能解毒灵和超能乳酸菌种调节pH值。
遇到鱼不摄食或摄食少的现象时,应当仔细分析、准确判断出引起的原因、途径,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方法,才能彻底解决摄食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