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堡藏在北川深山里的明代军事城堡

标签:
历史图片文化旅游军事 |
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川绵阳北川县永平堡,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明代重要军事堡垒群。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
永平堡坐落在开坪乡永安村三面坡的半坡,海拔1400米,由下城、中城和上城组成,总面积2.8万余平方米。三城顺次而上,依山就势,周围分布成9个被称为“墩”的烽火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呈长方形的下城残存城墙高约5米,宽约8米,东城门保存较为完整。据《四川通志·名宦传》载: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都御史宋沧在今开坪乡的大鱼口和麂子坪分别筑平番堡和赤土堡,留兵守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数千白羌人突袭并攻占了平番堡,俘获平番堡提督指挥邱仁及数百名明军。

外城墙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松潘总兵何卿集结大军围剿,征伐之前,先遣精兵修筑了下城。平定战乱后,才陆续修筑了中城、上城及周围的军事设施。

总兵巡行驻地遗址。
地势奇险的中城是守军的指挥和防御中心,何卿在这里又修筑了内外两道城墙。
永平堡三座城堡之中,中城最大,由内外两道城墙构成“回”字形布局,城内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东西两面各开一道城门,如今外墙仅东门尚存。城门旁边分别设监狱一座。东门女监110平方米,西门男监210平方米

关押男犯的监狱
内城石条砌成的台阶十分醒目。这里就是当年松潘总兵巡行驻地,史称松潘正堂衙门。在可以随意走动的城墙上凭高送目,透着一股沧桑味道的中城内的兵营、校场、指挥台等遗址基本完整。阵阵山风吹过,恍然置身于当年的永坪堡中。

关押女犯的监狱
在平定番乱中,何卿指挥9000余名骁勇精壮者“讨擒渠恶数人,俘斩970余级,克营寨47座,毁碉房4800座,获马牛器械储积无算”。但只杀了冥顽不化的头领。此后何卿增设军事设施,形成战略屏障。
何公生祠是永平堡最重要的文物之一。生祠,即地方军政官员们为在世的人塑像勒石。

何卿生祠碑
何公生祠碑碑文已残缺不全,但“驱数万之兵深入羌地”“朝夕瞻仰,其庶乎系边人之永思”“嘉靖二十六年”等语句完整。碑额“何公生祠碑”仍十分清晰。

内城门
何卿平时体恤民情,战时不滥杀无辜,故立生祠碑。在历代供职于北川的官员中,受此殊荣再无第二人。此后羌汉民族逐渐和解融合。建成后永平堡军事设施繁华落尽,寂寞荒废了。
汶川大地震对永平堡有些毁坏,国家随后投巨资进行了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