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孩子学习》读后感

(2020-12-21 09:00:58)
分类: 学习情况

向孩子学习

最近专门拜读了青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老师主编的《向孩子学习》一书,本书61篇家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小故事看似很平凡,可能我们平时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着类似的故事。但静心思考,却让我看到了孩子更多面,找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的距离,让之前还自以为是很懂孩子的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也更加坚定今后在生活和教学中就多向孩子们学习,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真诚、学会接纳、学会以幸福与好奇的心情对待我们的生活。《向孩子学习》读后感

 《向孩子学习》这样一看似平淡、缺乏震撼力的小书,却以大量详实而胜于雄辩的事实,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末中国社会在代际关系或文化传承方面出现的种种革命性变化。当我们读到书里描述的人高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点下"怯生生"地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或学富五车的大学教师、新闻记者被自己上小学的不起眼的孩子问得"一愣一愣"的…… 我们确实不得不承认,今天,发生在亲子之间的这一切变化确实是革命性的。我们知道,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不论社会发生过怎样的变化,文化传承和社会化的内容有何不同,其传递方向和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角色总是固定不变的:就文化传承的方向而言总是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承。与此相应,在家庭内部,亲代总是扮演教化者的角色,子代总是扮演被教化者的角色。但在社会急速变迁的背景下,以及面对这种变迁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这些不仅发生在文化传承的内容也发生在亘古不变的文化传承的方向和形式

我们常说“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父母的老师呢?曾几何时,我们父母都在以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权威左右着孩子的思想,急功近利逼迫挤上考大学的独木桥,满怀焦急地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梦想和面子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耐心倾听,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向孩子学习,习他们如何使用新科技成果,我们就不会不知所措和茫然至极,就会对球星、歌星和流行小说了如指掌;会熟练操作眼花缭乱的各种家用电器的按键;就会在网上自由驰骋、潇洒冲浪;会娴熟自如与商家砍价,刀起刀落乐趣融融那时你就会发现孩子悄然成长,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讶、茫然和感慨,还有更多的羡慕赞叹、开怀和欣慰!扪心自问,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知识的快速掌握应用和创新方面不得不自愧弗如。 

“向孩子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具有的许多美德比如快乐,成年人往往热衷于竞争,甚至睚眦必报,不像孩子转瞬就能忘记不高兴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为了赚钱、升职、买房买车而烦恼不断孩子为一顿美食、一件玩具而高兴不已;比如亲情,孩子总是粘着父母,幸福的就是有母亲拥抱父亲嬉闹,而我们成年人却忙于公务忙于应酬忙于娱乐,疏忽家人疏忽孩子甚至懒于家人交流;比如文明,孩子尚且知道说话要有礼貌要文明,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而我们成年人却是脏话连篇,肆意违反交通规则;还比如诚实和纯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正像中国道家学派所说,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本初状态。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是每一位家长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审视的一个问题。虽然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但教育从来都不是绝对单向的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来源也愈来愈多元化,孩子用几年时间学到的东西可能与成人以前30年时间掌握的差不多,甚至很快超过了教师。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告诉你做人之道,向你传授学问,帮你解决疑难问题的人,皆可称之为师。古人在谈及教师资格时,并没有对教师的年龄做出说明。年幼者为师的人也不是没有。当年,曹冲称象的时候只有8岁,却惊动满朝文武,让那些耋耋老臣自愧不如。同样在今天,我们更不应以年龄的大小断定一个识的多寡,也不能认为孩子年幼就无法为师。出生在这个新时代的孩子,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影响成人世界的潜能,他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理念反哺给成人已经成为必然。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要转变观念,终身学习外,还应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成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年青一代孩子学习,以便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社会的变化,在他们的帮助下一起适应新的社会。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是未曾发现的美洲,孩子就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孩子常常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智慧,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能静下心来,听孩子说话,是种难得的境界。而现在我们家长和老师往往就是缺少这样俯耳倾听的耐心。向孩子学习,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其中的种种关系,是不是担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说话没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长和教师的话?向孩子学习,学习些什么,如何去学……这种种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向孩子学习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但这并不是说要一昧的向孩子学习,而是要知道今天的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是学习孩子的优点,受其积极的影响今天的孩子身上也存在深刻的弱点,如不能吃苦耐劳、在克服困难努力进取方面的动力较弱、在伙伴交往中过于自我、喜欢攀比勤俭节约表现较差等等。如何正确教导,指引孩子?了解孩子是向孩子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世纪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我们要让孩子身上的优点发光发亮,同时也要把自己释放出来,重新在阳光下畅快呼吸!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向孩子学习,更新观念,跟上潮流,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教书育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倾心交谈。《向孩子学习》一书,就是这样一位智者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