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是满汉语的混用。
哨鹿是什么意思呢?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则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这样,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再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这样,作为皇上的康熙,一次射殪(读如义)二虎,又一次枪殪二熊也就好理解了。
这里本是辽金时期的千里松林,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1681年,康熙到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游牧地。于是,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的古代礼仪要求,让拥有这片土地的蒙古族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敬献牧场,肇开灵圃”,设置了“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的狩猎场所,并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
在这里,彰显了满族八旗的战斗力,怀柔以绥服蒙疆藏,遏制内外分裂稳固了北疆,维护了多民族的团结统一等等。
据载,自康熙二十年至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间,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故当传说。

历史上的木兰围场,现在被河北承德市围场是和内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行政区划成两块。其中在围场内。主要由“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公园”和“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三个景区组成。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在围场北部,距承德市区240公里。现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属国家一级旅游资源。是观林海、踏草原、避酷暑、回归自然的胜地。
它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形结构复杂。按地形分,海拔1500米以上的坝上和海拔1500米以下的坝下。坝上以丘陵曼甸为主,坝下是典型的山地地形。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盛夏平均在25,最高不过30。
它还是华北、内蒙和东北三大动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公园内野生动物繁多,有獐、狍、鹿、狼、野猪、狐、豹、野兔、禽鸡等和各种鸟类。盛产蘑菇、蕨菜等珍贵的天然绿色食品。
公园总面积141万亩,森林覆盖率75.2%。其中以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白桦林为主的风景林面积106万亩,草原面积20万亩。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森林草原交错相连。林海浩瀚,草原广袤,高原湖泊清澈,历史遗迹丰富。春季冰消雪融,一片新绿。夏季鲜花碧树,万顷绿毯。秋季蓝天白云、层林尽染。冬季雪映青松、走兽藏林。满蒙等族在这里长期聚居,相互交融,孕育了浓郁的民俗风情。
需要说明的是,围场森林公园与内蒙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乌兰布统景区毗邻,又都曾属于木兰围场的一部分。首征噶尔丹之战又使两地多有交集。因此,部分旅游资源共享也就顺理成章了。
全园主要景点有:
【赛罕塔】
以防火瞭望为主,集旅游观光、秋狝再现、佛事陈列、四季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塞罕塔,为七层八角的仿古建筑,基座高4米,塔身高42.8苍米。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能同时容纳约100人。1992年建成,成了公园标志性建筑。
登临塞罕塔,千里坝上、万顷林海尽收眼底,一派独特的北国风景。塔西有白桦坪,成片的白桦树,挺拔苍劲的树干,遮天蔽日的树叶,在秋天是多么壮阔的美景。

【乌兰布统古战场】
位于内蒙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塞罕坝林场隔界河相望。沙漠与草原接壤处,乌兰布统一峰突起。东北向,沙明若雪、白桦似翠、红柳如丹。西南向,乌兰公河绕山而过。峰前,有约千亩的将军泡子。东向,为围场坝上草原,十二座连营、亮兵台亦在其间。
噶尔丹(1644~1697年),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早年入藏学佛。1670年,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割据西北、称雄西域。在沙俄的怂恿下,进攻喀尔喀蒙古,并追击至内蒙乌兰布统,威逼北京。康熙为此御驾三征:1690年乌兰布统之战,清军大破噶尔丹的骆驼防御营地(驼城),杀敌二万。1696年,昭莫多之战,清军歼敌数千,击溃噶尔丹主力军队。众叛亲离下,第二年(1697年),清第三次征讨漠北,噶尔丹绝望而死。清朝不仅成功阻止了准噶尔的东进,还将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奠定基础。

【亮兵台】
位于森林公园阴河景区,为一孤立巨岩,形如卧虎,顶部是狭长凹凸的石台。四周平坦开阔。1690年,康熙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第一次讨伐噶尔丹。在此台上,任命他的哥哥福全为抚远大将军,任命他的弟弟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并在这里练兵多日。接着,从8月1日黎明至8月3日黄昏,发动乌兰布统之战。清军虽损失惨重,连康熙的舅舅佟国纲也血浴沙场。但最终还是大获全胜,康熙凯旋又登上此台,检阅得胜班师的清军将士。此台名为“康熙点将台”,又名“亮兵台”。
亮兵台现有人工林几万亩。草原、森林、山川、沟谷浑然有序,交相辉映。清晨,日出令人迷离。雨后,林海水珠挂满枝头,彩虹就在身旁。漫步松针地毯上,心旷神怡。特别是夏季,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狍、鹿、黑禽鸡随处可见。

【乌兰布统草原将军泡子】
泡(读如抛)子,北方方言。冰雪融水、降雨等,在山坳处或低洼处形成的小型湖泊。多呈静态,没有出水口或出水口不明显,从几平方米到几千平米都可称为泡子。
传说,噶尔丹在乌兰布统,布下了几万峰的骆驼阵。清军万炮齐鸣,破了骆驼阵,噶尔丹落荒而逃。但强烈的震动,使地下水涌出,形成了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一个大泡子。由于康熙的舅舅佟国纲将军在此殉国,将军泡子由此得名。
将军泡子,四面环山,水面开阔,一丛丛芦苇错落有致。斜阳外,群马入湖喝水,水花四溅。篝火旁,马头琴如泣如诉。蒙古包,蒙古长调抑扬悲壮。草原之夜,风吹芦苇沙沙声催人入眠,这寂静,细细品来也浪漫有趣。清晨早起,呼吸清新空气,观看第一缕阳光,把眼前的一切都抹成金色。怎一个了得?

【乌兰布统景区十二座联营】
在乌兰布统景区南门附近,有两个石碑和两门大炮,石碑上刻有“十二座联营”字样。这就是乌兰布统大战时,康熙之兄裕亲王、扶远大将军福全,与康熙之弟恭亲王、安北大将军常宁,东西两路大军汇合时的安营扎寨地。立碑处就是大将军的大本营所在地,因其大本营共有十二座,人称十二座联营。
康熙掌权时,八兄弟只余下福全、常宁和隆禧三位。 后来20岁的隆禧病故。这样,福全和常宁成了康熙极信任的大臣和将军。征准噶尔时,出古北口的福全军,与出喜峰口的常宁军,在乌兰布统大败叛军。但因大国舅佟国纲阵亡和未能组织追击,让噶尔丹逃跑了,福全被康熙罚薪降职。1696~1697年,终于逼迫噶尔丹自杀。这三人演译了“君臣兄弟”的佳话,三征漠北,为我国北疆的稳固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塞北佛石庙】
石庙子景区的石庙,坐北朝南。简朴古拙,特别特别的小。小到高1.96米,宽1.21米,进深仅1米。它由十三块削磨见方的石头砌成,其中,庙顶是凿成瓦状的整块石头。圆拱门刻有对联,上联:“清得道千秋不朽”,下联:“塞北佛万古流芳”,横批:“英灵千古”。以“清得道”对“塞北佛”虽不工整,但权势者霸气毕现。庙前还有座石碑,可惜,因年久风蚀雨剥,字迹已无法辨认了。
庙内供奉着一尊坐佛像,两小童侍立左右。别具一格的是,三人都是清代官服装束。这样的神祗,除围场外,仅在赤峰灯笼河的赛罕坝梁上的塞罕庙里有供奉,名为“塞北灵验佛”。
相传,一次康熙秋狝。突然暴雨倾盆,接着下起了红雨。有三条腿的蛤蟆讨封,被封为“塞北佛”。有了这般传说,石庙也就有了名气,那原佛就是向康熙讨封的三足金蟾,至于现在供奉的人像,据说是康熙本人。康熙小时得过天花,脸上有少许浅浅的麻坑,可作佐证。
康熙的确是位文治武功、卓有建树的君主。设立木兰围场,举行多伦会盟,后又戌装骑射,十射十中,命火炮营、鸟枪营、古北口绿营军号炮齐发,以示军容。恩威并用下,出现了清朝服饰的寒北佛,也就不稀奇了。
围场塞北佛石庙前一条清澈透底的山泉,喷珠吐玉缓缓流向远方。四周万亩林海。每年农历六月十三为金蟾讨封的祭祀日,信众们齐聚于此,杀猪宰羊祭奠塞北佛,并在红布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披在神明身上,祈求神灵的保佑。

【乾隆殪虎洞】
1752年9月,乾隆到围场北的岳乐围场行围,听说山洞里有老虎。乾隆本想开枪引老虎出洞,不料一枪直接击中了老虎。中枪的老虎咆哮而出,张牙舞爪上蹿下跳,旋即又钻回了山洞。于是,乾隆朝着洞里又放了一枪,这次老虎被直接打死,。
乾隆喜出望外,特意撰写《虎神枪记》文,令工匠雕刻石碑。石碑正面为汉文,背面为满文,左侧为藏文,右侧为蒙文。立在当时脚踏之地。同时在老虎藏匿的山洞下石壁上,也用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镌刻摩崖:“乾隆十七年秋狝上用虎神枪殪伏虎于此洞。”远远望去,奇特的地貌,25厘米见方的大字在陡峭的山崖上,显得十分震撼。

虎神枪,内务府专门为皇帝狩猎特制的铁质火绳枪,枪重12.2斤。装填火药2.5钱,发射7钱重的铁弹丸。在同时代的徐扬的《弘历虎神枪记图》中,枪是被架在地上发射的。正常情况,乾隆应该“不雅地”趴在地上射击。画家给予了美化,改为半蹲在地上,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扣垦坟】
位于三道河口林场景区。坟的直径43米,高16米,和周遍的环境形成了一体。当年修建木兰围场时,蒙古族三个部落竟相献地,还让子弟随之征战疆场。公主盼望亲人回来,但最终也没有盼到她的心上人回来,只能郁闷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这个视野开阔的地方,为她修建了坟墓。让这位美丽的公主,与鲜花为伴,与青山为侣。

【翠花宫】
围场坝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山沟,満语叫“门图阿鲁”,意为“寂静的阴坡”。位于门图阿鲁至塞罕坝森林公园山门这一接坝地区,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被称为“十里画廊”。
翠花宫,是门图阿鲁十里画廊中的一个小画廊。据说翠花公主的恋人金山扎满,因大太监郭继功从中使坏,战死在平叛战场上。翠花公主寝食俱废,抑郁身亡葬在了这里。为了纪念这位美丽的公主,人们便把这里叫翠花宫。由于这里是接坝地区,许多游客会在上坝时在此停留,一睹它的容貌。

【泰丰湖】
十二座联营南边的湖面,好像一只弯弯曲曲玉如意,被乾隆赐名“如意湖”。上世纪六十年代整修成一座水库。湖面约百余亩,呈“S”形,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艳阳丽日,湖光山色,美景如画。夕阳西下,站湖东高山西望,彩霞染透湖底,金光灼灼。远山落日,地上水下各有半轮,红日似乎逐步向地平线靠拢,红光一片,蔚为壮观。
周边以森林,草甸,丘陵为主。四周环绕着松树﹑杉树﹑柳树桦树,林间草地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环境僻静。近年来坝上旅游热起来之后,有心人在这里建起几十个小木屋,办起了度假村,把水库改名为“泰丰湖”。
湖上划船,三五亲朋好友,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一边轻轻摇动船桨。清风徐徐,水鸟急飞,水面平稳,心情宁静。也可坐汽艇兜风,船头犁起波浪,水沫飞扬,毛毛细雨落在脸上身上,多么沁凉舒服。急转弯时,船身一斜,颠簸怱归平稳,不由人由衷的惊叹。
湖中最大的鱼据说有四五十斤,有种草鱼,缠在草中,出不来回不去,搅得水草乱动。碰巧被岸边垂钓或骑马漫游的游客发现,岂不格外惊喜。
影视剧《新月格格》、《还珠格格》都曾采用它作为外景地。

【七星湖假鼠草湿地公园】
七星湖位于塞罕坝林场以北三公里处,环抱于青山、绿树和碧水之中。原是七个小湖,远远望去,有如天上北斗七星降落人间,七星湖因此而得名。

围场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七星湖湿地公园,就是海拔1500米左右、高寒河源型湿地的典型代表。它的植物群落非常丰富,有水生、沼泽、草甸、森林、草原等多种植物群落和完整生态序列。再加上广泛分布的重要观赏植物——假鼠妇草、萍蓬草、荇菜、睡菜、金莲花、狼毒花等。真值得给予重点保护。
据资料记载,假鼠妇草湿地,常见于海拔3000米的地方,在海拔1500米的地域实属罕见,因此极具科考和观赏价值。
新建成的公园内有木栈道近5000米,观景平台8处,游船码头2个,木桥4座。

【滦河源头】
滦河发源于哪里?看你用什么标准。
以主干流而论,它发源于河北丰宁的巴彦图古尔山麓骆驼沟乡东部的小梁山。北上河北沽源(闪电河)和内蒙正蓝旗(上都河),再东折向内蒙多伦县,南下过河北隆化县、滦平县、承德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到迁西县,东向迁安市后,南奔卢龙县、滦县、昌黎县、在乐亭县南兜网铺注入渤海。全长877公里。
有干流当然还有支流,滦河支流中流域面积过千平方公里的共八有九条,其中居于源头上的有围场的小滦河(含其支流双岔子河、如意河和头道子河)和伊逊河(含其支流蚁蚂吐河),它们构成了围场的滦河源头。前者,让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标称自己是滦河源头;后者,让塞罕坝森林公园标称自己是滦河源头。

伊逊(蒙语意为“九曲的河流”)河,源于县西北大唤起沟拐磨子一带的哈里哈发老岭山麓,在围场内长88.5公里。流经棋盘山、围场镇、四合永镇,从横河子出境。流经隆化和滦平,至承德滦河镇汇入滦河,全长195公里。其支流流蚁蚂吐河发源于围场桃山、孟奎林场,穿行于燕山山脉丘陵、峡谷之间。出围场,在隆化县隆化镇南汇入伊逊河,全长174km。
伊逊河上游有钓鱼台中型水库。干流有庙宫大型水库。 庙宫水库以上皆属山区,海拔750~1500米。扇形支沟,坡度陡。河谷宽100~300m,相对高度50~200m,坝址附近河床宽150m左右,山势陡峻,相对高度200~500m。庙宫水库以下河谷展宽至1000~2000m,河谷地带为砂壤土。
夏天,逆伊逊河而上,峡谷变得越来越窄,循着迷官般的山路盘旋而上,就登上了葱笼苍郁的塞罕坝。眺望坝上,漫岗丘陵绵延无际,白桦、落叶松,汇成了林的海洋。林间草地,百花争妍。金黄的金莲,鲜红的野百合、纯黄的野罂粟、淡紫的野菊花、紫色的铜罗花、雪白的走马芹、紫蓝色的柳蓝和鸽子蓝、粉白的干枝梅,象繁星洒落在绿的地毯上,组成了一幅巧夺天工的图案。
【古崖口漂流】
古崖口漂流,上游是庙宫水库,下游是神秘的玄武龟山和猞猁峰。河宽10-40米,上下水位落差48米。有激流、缓坡、井水、深潭。6.8公里可漂两个小时左右。
从庙宫水库坝下登船,顺流搏击而下,两岸景观有,幽静谷、卧龙谷、落剑锋、荷花池、龙门稍、古崖口水战场、左龙珠、深龙潭、右龙珠险滩、皇帝行宫、猞猁佛庙、芦苇坡、花果山、神仙洞、神仙谷、鹰愁涧、乾隆御碑《入古崖口有作》、嘉庆御碑《木兰记碑》、猞猁峰、玄武龟山等。
每年六月中旬至九月中旬为最佳漂流季。

【千年双榆树】
相传,1703年康熙狩猎,来到现哈里哈镇扣花营村附近,天降大雨,只好在两棵茂盛的双榆树下避雨。之后,又喝了树旁井中的水。一高兴赐与此地为“龙泉神树”。以后,人们特别崇敬此树此井。诸事有求,据说十分灵验。因此双榆树就此闻名。
附带说一下,扣花营,因清代秀花公主,为保护野花不被践踏,用自已的头盔扣花而得名。

【东庙宫】
东庙宫,位于县南伊逊河畔,塔里雅图伊逊哈齐栅内,河之阴宽敞平坦处。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无1811年),总面积为2400.5平方米。
庙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山门题额:“ 建敦仁镇远神祠”。院内前殿御书题额:“崇镇周陆”。行殿题额:“缵功致祷”,又题额为“上兰别墅”。
正殿原供奉“敦仁镇远神”牌位,现已有塑像。这位神祇,据说是个为母治病捕蟾惊驾而被射杀的农夫。也是他的意外惊驾,让康熙躲过了一次雷击。康熙念他孝心可嘉,又救驾有功,就封他为“敦仁镇远神”,即“兴安大岭神”。久之,百姓又尊其为“塞罕佛”。既是佛又是神,所以他的住处是“庙”又是“宫”。这就是“庙宫”的由来。
东庙宫西面山崖叠翠,有如屏障。宫前,伊逊河水蜿蜒南去。青山绿水遥相映辉。

【金莲映日观赏园】
塞罕坝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金莲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金莲映日奇观得以重现。置身观赏园中,如同置身于金莲花的。海洋,在明丽的阳光照耀下,株株金莲,金彩新鲜,辉煌璀璨。园中那独具特色的甬道、长廊、凉亭,神秘的吐力根河、古树、白桦林、情人谷,充满情趣的水车、风车,孩子们自由嬉戏的游乐场,无一不让人留恋忘返,再免费品茗一杯香气浓的生态金莲花茶,驱暑提神,更能让游人忘却旅途的疲劳,置身于无限遐想之中••••••。

【尚海纪念林】
尚海纪念林位于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这片森林是塞罕坝万倾林海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王尚海(1922~1989年),1962年,时任承德地区农业局长的王尚海,带领着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在这里白手起家造林。大家将造林会战选定在马蹄坑。马蹄坑三面环山,南临小河,地势平缓,形如马蹄踏痕,有760亩地。1964年4月20日开始,一个月后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20天后,坡上一片新绿。面对着新生的枝芽,王尚海跟大家激动地抱在一起,号啕大哭!此后,塞罕坝造林全面开始,最多时年造林8万亩。王尚海在塞罕坝上干了13年,经历过57万亩林木毁于一旦的雨凇灾害,经历过12万亩林木全部枯死的百年不遇的大旱,但每次他都能用马蹄坑会战的精神,带领大家一次次从头再来。他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将当年的荒原改造成了一片绿色奇迹。“尚海纪念林”成了塞罕坝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