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从岳家军名将杨再兴之死的三种不同版本中看出了什么?那种最符合现实?

(2022-03-25 10:10:22)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是在颖昌之战中战死的,这场战事,不仅有杨再兴的五百骑兵,肯定还有众多的步兵,杨再兴带领五百骑兵更像是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进行的阻击战,这就容易明白为什么杨再兴会中那么多箭了,而且这几句话记载的战死的大将就有三位,杨再兴、王兰、高林。
“时天大雨,溪涧皆满溢,虏骑不得进,官军乃得还。”意思是说,因为天下大雨,不利于骑兵作战,官军才摆脱了金兵。
应该说这种记载还是复合逻辑和常理,岳家军的胜利是粉碎了金军围歼岳家军的图谋。

《续资治通鉴》记载就让人摸不着头脑,岳飞派遣杨再兴、王兰、高林以三百骑迎击金军十二万,这符合用兵的常识吗?
如果杨再兴和朱仙镇大捷的那位无名“骁将”一样,能带领五百背嵬军五百破十万还说到过去,退一步讲,即使不能破金军十二万,能全身而退也行,可结果是三位战将俱战死。。。
如果综合分析好像是阻击战,似乎岳飞当时可派的兵不多,金兀术是斩首行动,袭击岳家军司令部,而金兀术带的兵也不多,因为后面有“张宪继至,复战,宗弼夜遁,追奔十五里。”
如果宗弼真是领兵十二万,夜遁就不符合常理。
前面两种记载都是主帅派杨再兴主动出击,以必死之心迎敌,最后壮烈牺牲。
《宋史。杨再兴传》的记载显然在回避什么,把杨再兴战死写成了遭遇战.
由此推测岳飞当时的处境非常不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