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长原本是书生——读郭毅先生《语文:扎根的课堂教学》有感

(2019-04-05 14:44:23)

校长原本是书生

——读郭毅先生《语文:扎根的课堂教学》有感

                            滨州市政协文史委  邢恩和

郭毅先生是我省教育学院的同学,毕业分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之久了,期间仅有一次晤面。回首过往,诸多同学的面貌虽然依稀在目,但名字却无从记起了。

郭毅先生是我没有忘却的老同学之一,他是班里最用功的同学,人品端正,刚毅勤奋,名如其人,和我一样进修不是为了混张文凭,我们一直在考研的战壕里并肩作战。

毕业那年我俩都让英语拦住了前行的路,各自回到原来的学校,他去了乐陵一中,我去了阳信一中。之后,我去乐陵与他见过一面,那时他考上了山师的教育硕士,我考上了天师的硕士。他学的仍然是语文教育学,我则忍痛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语文,转而学了历史。

一晃多年,我离开了教坛,在文化教育园地笔耕不辍,在文史之间徘徊,无甚建树。近日因事与郭毅先生取得了联系,得知他已经成为乐陵一中的副校长,负责教学,真为他高兴。他一直以来在学校里是如何工作的,我不知道,由他的勤学可以推知应该是非常勤恳的,他升为副校长无疑是干出来的,是水到渠成的事。当我听说他还给一个班上着课时,深感敬佩。负责学校教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还要上课,这担子得多重啊。现在五十岁以上的普通老师还在一线上课的又有多少啊!

最让我起敬的是他竟然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出了一本著作。饭后,去他的办公室,我见到了他的著作《语文:扎根的课堂教学》。精美的封面,厚重的内容,可赞可贺。翻看目录,可知该书的确是岁月的积淀,智慧的升华。郭毅先生自己介绍说,这里面包含着他十年的心血。“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我想到了这句诗。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三十年来,郭毅先生一直在乐陵一中,一直教语文。三十年在一个地方做一件事,能没有厚重的实践经验吗?再加上语文教育学硕士理论修养的提升,两者结合起来出一件精品不是顺理成章的吗?想想自己脱离实践,闭门造车,虽说速成拙作数十部,但那都是些无根速朽的东西,是根本不能与郭毅先生的著作相提并论的。

临走,郭毅先生赠书一本。回到滨州,我啃读数日,受益匪浅。该书是“扎根课堂教学”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与某些脱离教学一线的所谓专家的著作不同。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哲学家雅尔贝斯关于教育本质的一段阐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想必郭毅先生一直在“唤醒”学生,“唤醒”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现在他的著作出版了,这可以说也是另一种唤醒,一种能够让教师领会借鉴借以走上更加自觉高效的教学之路的“唤醒”。

书中“有思维含量的语文教学”与“吾心与戚戚焉”。当前语文教学喧嚣声一浪高过一浪,工具性、人文性之争喋喋不休,盲人摸象,徒费口舌,令很多教师迷失自我。正象郭毅先生所提倡的,语文教学要有“根”,教师自己有“根”是前提,在此基础上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多“根”齐下,不仅要扎“根”工具,扎“根”人文,还要扎“根”思维。老师霸占讲台的语文教育是不幸的,有标准答案的语文考试是可悲的,没有独立思维、批判思维的语文教学是可怕的。当前相当多的学生作文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没有任何思维含量和思想的光辉,充分说明作文教学中模仿套作成风,“思维含量”少的可伶。当前媒体上有不少假新闻,甚至谣言,不少“朋友”盲动转发,这种没有脑子的行为不正说明“有思维含量的语文教学”之必要与重要吗?读书贵在“于无疑处有疑,于有疑处无疑”,语文教学就是要教育学生不让自己的头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优质课上众生举手的虚假繁荣远不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众生沉思不语更有价值。

书中其它章节也都是既有“根”,又有“思维含量”的,我捧读之后,很受启发。一线的老师不妨认真地阅读体会,吸取养料,用于实践,让自己的语文教学之树“根”更深,“叶”更茂。

郭毅先生现正年富力强,料定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期待他不断超越自我,砥砺前行,推出新作,为饱受诟病的语文教学指明方向。

 

 

 

 

20181011日午后于滨州

 

注:邢恩和,滨州市政协文史委特聘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