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6日
(2023-04-06 09:02:02)诗是一种精神
夏
——简评军旅诗人何光荣的诗集《战士心集》兼及宋子刚诗人的《存在诗学》
接到军旅诗人何光荣诗集《战士心集》研讨会邀请函的当时,我正在读文友宋子刚那篇长达一万六千多字的文论:《诗是什么》。
在这之前,子刚还曾当着我的面,言及《存在诗学》的理论根据是国外的海德格尔和中国的老子,面对的是眼下诗歌理论上的混乱现状……其设想之高大,斗牛口气,简直于世有些无与伦比;其高大的程度,似乎有点儿狂妄了。正因如此,我才在将信将疑中和他发生过强烈的争辩,最终以平分秋色而结果。然而从此以后,诗是什么的质疑,一直在我脑际萦绕不已。我曾以“诗言志,歌咏言”等传统教科书中的释文观念回答心问时,自觉不够满意;又以子刚友的“诗即恩慈”作答时,亦觉抽象得不够明朗。于是我想到的便是“诗是一种精神”,或者“诗是精神的慰籍”。正当我在忧心忡忡的情调中举读宋子刚脱稿成文的宏篇大论,欲图得到一种比较全面的释文答案时,接到了何光荣诗集研讨会的信函与《战士心集》这本要求书面发言的诗集文本。因为信函中有关“发言”与“朗诵”的指令,我便抽时间熬夜通读了原本是出自军人手笔的《战士心集》,没想到这一细读真还解了连日来笼罩心头的疑团——诗,到底是什么?从而坚定了我那久存心底的诗学观和近来又对诗的理解,即:诗是一种精神或精神的慰籍。
在阅读何光荣简介时我即刻想到:目前已为正团级支队长军官的何光荣,在带头搞工作的前提下或者说在行施职责的军事过程中,为什么还要写诗?如果说写作的行为过程就是一种精神的驱动的话,所有写出的诗作则更具精神实质了。张国领先生在序文中深有感悟地说:“当兵久了就有一种发现,凡当兵的人都有一段诗人历史,有的是写出来了,被大家所共知,就成了有名的诗人;还有一种是一直没有写出来,或是不想写、不善写,就把诗装进了肚子里,没人知道他是诗人,但他却同样具备诗人的气质。”我自然同意张国领先生的认知观点。但不论怎么说,在以上三种情况中,何光荣当属于前者无疑,即:他是既写诗又发表诗的为大家所共知的有名的诗人;既具有诗人气质,又有写诗基本技巧与技能的当代诗人。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张国领先生笔下的“诗人气质”,是被我视作了“诗人精神”了的。当有了这样的诗观关照,再来解读何光荣的《战士心集》时,有关写诗精神和诗歌精神的脉络,便显得十分清晰,且不时地会鼓胀起伏我们对于诗歌的共同情流。
《战士心集》共分三集,“战士心”、“自然心”和“世俗心”。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战士心”是写军人情怀的,其特色是“军人气质弥漫,阳刚之气十足”,你在读时,心弦上自觉不自觉地会跳荡“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支歌”这样的旋律来,令人振奋、兴奋,向上、向前。当然,“战士心”也是诗集中诗人写得最得心应手,整体上显得比较成功的诗作所在。譬如像《我是军人》这首诗,只有当过兵或正在当兵的人,才可以写得出。何光荣是如此下笔心应的:
还有该诗集的压卷诗——《白雪春意》,写得既豪情又艺术化,但军人气质不减,军事特色鲜明,也是惟军旅生涯之诗人而不能为者。何光荣运用象征手法,不但有“白雪守望着春意/幸福迷漫着露珠/热血男儿把青春/裹进国防绿,把生命/包装成边塞诗……”
遥对故乡,燃起一炉香
一段段烧烬的是香
一缕缕抽紧的是心
啊!妈妈
青烟,可曾架通亲情
青烟,一定架通亲情
那便是儿子的一点心祭!!!
电话:13884216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