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震亚诗作选读
(2018-10-29 18:37:21)苏震亚诗作选读
八十年代:
一、处女诗作:(八十年代)
二
二、《在早春的土地上》(组诗)
媳妇牵着毛驴,像
初恋时摸着了心上人的信息
小伙子握着耧耙
鞭稍儿甩出心意
这是诚挚的种子哟
赶早儿播种给土地
浴春
老爹爹抖擞着银须
陶瓷罐罐提在手里
是送饭来了
新生活直冒热气
看吧,从地埂上走过来了
肩架上的“小鸟儿”
嫩翅儿翩翩
尕嘴儿叽叽......
地头
一家三代围在一起
披着春阳在地头歇息
扑楞楞.....
“小鸟儿”钻进母亲怀
“吧唧”......
一声亲昵,几串笑语
绽开了嫩绿的诗意
小伙子吃着白面条
鼻尖上挂颗晶莹的汗滴
春阳下,老爹爹
扭收音机的神态表情
媳妇逗爱女玩的甜蜜
还有一旁甩尾巴的毛驴
亮清清......全都折射在
那里
只有老爹爹单独的身影
勾起心中隐隐作痛的追忆
啊!老母亲
您老人家曾多少次
就跪在这条埂上,那面坡上
贪婪地铲着草皮......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
公元1985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成立白银市地级市建制。10月,中共白银市宣传部,白银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联合发文,举办首届以白银市恢复成立的意义为主题的诗文大奖赛及获奖作品朗诵会,我届时参加——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
实在不乏大山的土气,
以至看人说话都有些怯意......
可我毕竟是八十年代的会宁赤子,
纵然有少见多怪的拘泥,
面对那——
林立的厂房,热烈的闹市,
以及如此盛大场景的绚丽,
我就绿了梦幻,
绿了诗情画意!
啊!白银,
西部中国一块崛起的宝地!
你是如此富有魅力,
第一次见面就勾去了我爱的心意!
我愿把——
四月惊雷,五月鲜花,
七月流火,十月金风,
作为你诞生的贺礼!
我愿以——
圆熟的金果,艳丽的山菊,
改革的雄风,几月的步履,
组合你腾飞的主题!
一
我从祖厉河畔走来——
河水淙淙,给我一串带韵的叮咛;
我从乡间小径上走来——
大山沉沉,寄我不尽难述的默契!
请允许我回首顾影吧,
那父辈们艰难觅食的足迹,
驼背上咸涩的盐碱地,都似
无形的磁力,隐隐地
隐隐地、隐隐地牵引着我
记忆的思绪缕缕!
当东风吹响了山乡的脆笛,
历史庄重地撰写白银市成立的意义!
我理智的内能啊,
怎能不产生千钧的威力;
我良心的天平啊,
怎能不掂量白银与会宁的生计:
我用——
霓虹灯下多情的舞步,
丈量田野上老父亲躬身耕耘的步履;
我用——
影剧院里高昂的歌声,理念
小煤油灯下,老母亲纳绑缀鞋时
针戳拇指的叹息!
我用——
柏油马路上飞鸣的汽笛,
呼应乡道拐弯处道路狭窄拥挤的唏嘘;
甚至“巡洋舰”驰驱大街的行迹,
不时地、不时地,不时地撩起
我对小道上独轮车“吱扭吱扭”的回忆!
哦!会宁是如此偏僻,
会宁是这般需要扶植!
白银肩头的负荷哟,
又是何等重大无比!
因此,我第一次来到这里,
当羞涩沉淀于诗情的谷底,
望着白银市的绚丽多姿,
我就把二者的使命紧密联系。
啊!那西北铜加工厂强大的动力,
能否将这座座秃山包
冶炼成珍贵的铜器!
那长通电缆厂长通的电缆,
能否畅通山岔里曲扭多年的扭曲!
那银光厂光影斑驳的银光,
能否叠加上这山山岭岭禾草生长的斑驳绿影,
和那沟岔内外向阳门庭里希望的苦思与笑意?
哦!我真想把山乡的野草花卉,
浓缩成针织厂多彩图案的影集;
真想把老母亲手中冗长的毛线绳,
巧妙地和纺织厂
纷繁的接线头系于一体;
我还想带领大山里的
八姐九妹,三兄六弟,
把闲散的思索,零乱的足奔,
科学地集中一体,来叩问
——白银公司宏浩的胸臆......
啊!我更想借助白银的腾飞,
和腾飞的白银,给家乡会宁
插上金色的翅翼!
于是,我仿佛感知
有一条色彩斑斓的诗的轴线,
正通过白银——会宁,
会宁——白银的躯体,
宛若一根剪不断的脐带,紧紧地
紧紧地、紧紧地系住我
爱的心跳和呼吸......
我从会师楼下走来。
步调跫跫——
震响了历史的旋律!
英烈们在神智中不时嘱咐,
要珍惜红军开辟的天地,奋斗莫息!
我从大山目光的企盼中走来。
乡风习习——
洋溢着黄土地朴实的香气!
父辈们用古朴的厚语千般叮咛:
莫满足半温半饱的现状
——要有新的生活标记!
是的,面对新的主题,
不能因为困难而“慷慨”索取,
更不能因为贫穷落后而自暴自弃!
君不记——
奋发、拼搏、进取,
这本来是我们拥有的志气,
诚实、憨厚、多情,
则是我们古来富有的礼仪。
哦!会宁是如此气魄,
会宁是这般富有潜力!
白银眉梢的思索哟,顿时
茅塞顿开,跃动起十二分的快意!
因此,我第一次来到这里,
当激情沉湎于理智的意境,
瞩目白银市的发展前景,我就
思索着、思索着,思索着如何能以
更多更好的给予!
你看——
绵延的黄土山啊,
是这般牵引思绪;
耸立的会师楼哟,
是这般寓有深远的意义!
子弟兵年年从这里走出,
走向边关夜夜警惕的圣地;
你听——
山妹子每每到这里送行,
都要吐一曲送郎参军的话题。
哦,山岔里历来有纯朴的巧珍哟,
此时此刻,正在体味着
别离与会师的真情厚意!
......。
啊,我从会师楼下走来,
是这般气魄,这般充满勇气;
你在白银街衢迎接,
是那么庄严,那么备有厚礼!
我们共同欢聚在这里,
是如此热烈,
如此富有时代气息!
让我们举杯痛饮吧——
痛饮这礼贺的美好时机;
让我们同声放歌吧,
放歌这新会师的深远意义!
哦!
我走进白银多情的明眸里,
白银走进我处女的心里!
本诗作于86年元月获白银市首届“以白银市二次恢复成立的意义为主题”的诗文创作大奖赛一等奖。颁奖期间,由白银市男播音员岳玉柱配乐朗诵。6月收入《白银诗选·第一辑》;1991年2月入编个人诗集《望远方》(敦煌文艺出版社版·丝路诗丛)
《啊!大树》
你的根系,就在
这块古老瘦瘠的黄土地
躯干才如此阔高
以使我们伸手合抱不及
抬起头也难视着高翘的枝梢
老远老远的阴影
朝日下西倾,晚照里东斜
即便在七月的日挂中天
同样编抛森森的影络
几条柔韧的牵牛茎
几束缠绵的菟丝子
跃跃欲动的心意
哦,若果
我生来就是一棵孱弱的禾草
愿迅即用可悲的泪流冲化整个躯体
让腐殖质肥沃足下土地
若果我不本来不尽如此
我的爱因之凋落
甚至面临窒息
理应皱眉抖擞思绪
(哪怕是临终前的一缕)
以串起那所有发枯的阔叶
成一本亟待注释的史料
供后人研讨寓意
啊!大树
根是空中的枝
枝是地下的根
1986年6月作于会宁老君坡窎岔村团庄社
原载《定西文艺》1987年2期
后收编诗集《望远方》1991年3月版敦煌文艺出版社
《选择》
在银河系
星儿各自有座
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
不停地闪烁,即便是
一颗流星瞬间划过夜空
也要留下一道耀眼的光波
在社会棋局的楚河汉界
君当属于何种角色
不能成为飞马,为
翻山越岭的礼炮纵情
不能千里驱车去创造显赫的战功
也不能称臣为士
为江山社稷安全,将相和悦尽力
那么,就甘当
普普通通的一卒吧
为那生死河边......这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
只进不退的悲壮选择......请你
严严肃肃写给现实一首情歌
【作者简介】:苏震亚,甘肃会宁人。1988年8月由会宁县委宣传部调至中共白银市委参加文联筹备工作以来,25年来一直从事于文联编辑和作协工作。历经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编、主编(副县级干部),编辑、编审。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协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作协、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和谐社会》杂志编委、白银市作协副主席。
作品散见于《黄土地》《陇苗》《飞天》《金城》《阳关》《北斗》《天水文学》等20多家地级刊物,《星星》《飞天》《甘报》《散文百家》《长江日报》《绿洲》《绿风》《黄河文学》《朔方》《安徽文学》等10余家省级报刊,和《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散文》《城市文萃》《散文世界》等近10家国家级报刊。作品先后入选国庆50周年《1949·1999甘肃文学选粹》五卷本诗歌散文卷;《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诗歌散文卷,《甘肃的诗》《甘肃红色故事作品选》《飞天60年典藏》《天马畅想曲》《中国西部散文选》(甘肃美术出版社)、《星河烛影》(诗选集,甘肃文化出版社,孙一峰、彭金山主编)等省内8种文学选本;《散文百家十年精选》《散文百家杂志社》《月光下的迁徙》(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家》2007金秋之旅笔会获奖作品选集)、《新世纪诗选》(重庆理工大学主编黄河出版社)、《书香美域》(第二届全国吴伯萧散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集)、《2010年全国散文精选》(中国作协文艺研究室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版)、《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获奖作品集报告文学卷》(黄河出版社)等省外和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10余种文学作品选本;
获奖:
作品曾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文学三等奖;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爱我中华、兴我陇原”全省大型征文二等奖。
甘肃省文联、甘肃省作协黄河文艺奖优秀奖(三次)。
甘肃人民广播电“金色的童年”杯全省征文二等奖;
新诗《六盘神韵》1992年12月荣获甘肃日报社、甘肃陇南春酒厂“陇南春杯”《陇上纪行》有奖征文3等奖。
组诗《进城之初》1995年7月荣获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先声杯”文学大奖赛3等奖。
新诗《羊们》1992年10月荣获《飞天》“陇南春杯”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新诗《麦地将军》荣获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西部的太阳”甘肃风情散文诗歌大赛优秀奖。
新诗《心中的圣火》荣获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联举办的“与祖国同在、与奥运同行”征文3等奖。
散文《河西走廊之行》2000年8月荣获“延安文艺杯”全国文学大奖赛优秀奖。
散文《因了单纯,为了伊始的美好》获中国散文学会“新视野杯”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
散文《到莱芜的吴家花园去》获第二届全国吴伯萧散文大奖赛优秀奖。
散文《诚邀孟浩然同游建德江》获《浙江作家》、建德市人民政府,孟浩然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三等奖。
散文《<<font face="宋体">经典常谈>的国民性》2010年9月荣获中国散文学“中国当代散文奖”。
报告文学《这一片苏醒的热土》获《人民文学》“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主题征文二等奖;
报告文学《含笑的铜像》获《中国作家》杂志社,2007年金秋旅游笔会一等奖。
中篇报告文学《水土情》获《诗刊》《中国作家》《地火》《中华散文》《文学报》社及东营市作家协会举办的“首届黄河口杯文学征文大奖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