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秋瑾故居,缅怀革命先烈

(2023-12-17 09:25:16)

参观秋瑾故居,缅怀革命先烈

2023年6月6日上午9时交通院退休支部组织退休党员和退休教工参观学习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故居。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大冲村,2015年7月15日修复完善。该处的秋瑾故居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东西长达80余米,约有三进两层房屋13栋,天井10个,亭子3座。故居集当地民居与江浙建筑风格于一体,房屋两侧为吊脚楼,前庭有两面装饰用的墙壁,其建筑风格在株洲当地极为罕见。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提倡女权女学,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秋瑾嫁给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秋瑾在志趣、爱好上与她的丈夫毫无共同之处。她嫁到王家后,虽锦衣玉食,但她志趣高尚、性格刚烈,她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而她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当时正值中日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有一次,秋瑾与丈夫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

1904年夏,秋瑾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她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创作的《鹧鸪天》抒发了她立志为国牺牲的心声——“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5年,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同年7月再赴日本东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她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1907年2月,秋瑾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1912年,孙中山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

正是这些一代一代的中国革命的志士、先烈,推动者中国革命不断前进,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懂得了今天中国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正是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让我们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的勇于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