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2022-12-20 16:35:41)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

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2022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8点30,交通院退休支部组织退休党员和退休教工参观湖南大作家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8点30在图书馆乘车,共有30人前往参观学习。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第一站来到了益阳《世界木文化博物馆》天意木国,大家在博物馆前合影留念,随后参观了《世界木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有6个展厅,分别有红军万里长征的大型木雕、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大型木雕,《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大型木雕群。

天意木国以奇根珍木为载体,秉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历史自然遗存为理念,结合国际视野、创新设计、科学管理、市场运作等元素倾情打造的一个以木文化为主题的集旅游、文化、艺术、教育、科普、康养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总投资60多亿元,涵盖世界木博物馆、一带一路世界木屋博览园、森林康养基地、世界最大的祥龙世界公园、水上剧场、艺术职业培训学院、研学基地等项目。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天意木国奇根珍木作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堪称世界之最。其国宝级作品达20多件,根木作品数量多达万余件,经济价值超百亿元。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三名,省市级工艺大师80余人,根雕木雕等各类专业人才200余人。

天意木国作品取材金丝楠、黄花梨、阴沉木等世界名贵木种为材料创作而成,其珍稀程度与艺术价值实属罕见。作品创新立意,巧借天然,利用自然型材,创作出“天人合一,天人同创”、世界独一无二的木文化艺术作品。天意木国奇根珍木作品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堪称世界之最,其中“盘古开天”“后裔射日”“女娲补天”穿越亘古,感受上古创世之神韵;“王母出巡”“孔子教学”“万里长城”带您穿越历史长河,跨越上下五千年;“恐龙时代”“丛林探险”“海底畅游”“动物世界”跨越地域,跨越时空,也只在转瞬之间;“三国演义”“清明上河图”“二十四孝”为您展开一张张历史画卷,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第二站,午餐后,大家参观了湘籍红色作家周立波故居,周立波是革命志士、学者、革命作家,其代表作有:《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巨著。周立波《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副主编,《中原日报》副社长,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翻译,中共松江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沈阳鲁艺研究室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主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

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中南大学交通院支部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工参观学习周立波故居和《世界木文化博物馆》

    《暴风骤雨》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8年,由东北书店出版。 《暴风骤雨》描写以萧祥为队长的土改工作队开进松花江畔的元茂屯,发动和组织广大贫苦农民开展对恶霸地主韩老六的斗争。处决了韩老六后,韩老六的弟弟带领土匪武装进屯,进行反攻倒算,企图扼杀新生政权。在共产党员赵玉林和青年农民郭全海的先后领导下,斗垮了阴险狡猾的地主杜善人。此后郭全海报名参军,踏上了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

《暴风骤雨》以磅礴的革命气势、鲜明的阶级爱憎以及丰满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暴风骤雨般的阶级斗争。这部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结构严谨,人物惟妙惟肖,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1955年10月,周立波回到了16岁便离开的村庄——湖南益阳谢林岗镇清溪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根在这小山村。1957年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分6期连载,并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周立波是个深具历史感的作家,他让笔下的故事发生在“历史进程”中,让文学见证土地革命、工业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重大事件,革命意志、农民情怀、艺术才能,渗透进他那带有南方“温柔”风格的小说中。这张书生的脸,清癯、白净、倔强,仿佛是一个三湘大地乡村教书先生模样——质朴、内省、不乏浪漫,还有一些蛮劲。

周立波在黑龙江省尚志县元宝镇主持土地改革,尔后有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为了反映农业合作社,回到家乡两年,与农民打成一片,尔后有了《山乡巨变》。山乡巨变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没有穷尽。

清溪村因周立波而驰名,作为当代文学经典《山乡巨变》的写作地,它既是新中国初期火热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缩影,也与小说本身构成一种互文关系。它为我们奉献了周立波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同时诞生了小说《山乡巨变》——而后者又诗化地成为小说的现实景观、慕名而来的游客的目的地。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中国的所有乡村,摆脱了上千年的贫困历史,建设美丽乡村,让村庄更美更靓了,让城里人流连忘返。大家通过参观清溪村,看到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清溪村是美丽中国乡村的一个缩影,让人们赞叹的乡村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随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美丽中国的画卷更加色彩斑斓,璀璨夺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