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读书笔记
(2021-08-04 10:15:09)分类: 读书笔记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读书笔记
清远市肖文靖名师工作室成员
新时期的教育立足于中国特色,着眼于国际视野,顺应时代的需求,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较之旧版进行了优化,这些变化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挑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新版课程标准的教育定位,它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这么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推素质教育,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我们学校而言,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高考指挥棒依然在头顶挥舞,教育价值取向偏向功利化,这种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的教育指向必然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不再是快乐的,教学中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成为“记忆的容器”。新版课程标准再次强调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这无疑就是给了改革路上的前行者一盏明灯。“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的教育更应该放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注重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和强项智力优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
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打造的另一个亮点是教学内容的更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纳入其中,以传承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内容更全面,分量更多,要求更高。它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明确规定了“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要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提高了学习要求。我们学校虽地处乡镇,但交通和信息获取都比较便捷,市领导也开始关注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具。我想我校就应借着“课改”这阵东风,做好整体规划,推动全校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与践行。从传统文化典籍、历史名人典故、中华国粹、乡土文化等等方面着手,构建起基于学科特点的个性鲜明的传统文化因素渗透教学模式,推出精品课,力争把我们学校打造成一所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标杆学校。
基于2017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变化和热点,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新的教学措施。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新课程标准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