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
(2021-07-27 15:13:11)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教学设计 |
《望海潮》教学设计
清远市源潭中学
【学习目标】
1.多种形式诵读文本,感受文本之美。
2.把握“品味典型意象、推敲精彩词句、展开合理想象”的诗词鉴赏方法。
3.培养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珍惜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情怀。
【学习重点】
多种形式诵读文本,感受文本之美。
【学习难点】
把握“品味典型意象、推敲精彩词句、展开合理想象”的诗词鉴赏方法。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对比阅读法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一)回顾文学常识——“宋词”知多少?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
《望海潮》从字数角度属于
(二)走近“白衣卿相“柳永
柳永,
他的词作题材:
1. 都市生活、风光;
2. 男女恋情;
3. 羁旅行役之苦。
(三)阅读课本P53“资料信息”,了解写作背景。
(四)熟读课文,请如实写出你的答案:
(1)你觉得最难懂的一句是?
(2)你觉得写得最好的一句是?
二.课堂研讨
(一)
(二)
1.
3.
5.
(三)对比阅读《扬州慢》,找出两首词在思想主题、景物描写和百姓精神生活方面有什么不同?
扬州慢
宋·姜夔
(序言)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望海潮》通过描绘
抒发了词人
《扬州慢》通过描绘
抒发了词人
2.《望海潮》选取了
《扬州慢》选取了
3.《望海潮》描写了杭州
《扬州慢》描写了扬州
(四)佳句品读(从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和感受意境任选一个角度)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课后巩固
1.必做题:有人说,读柳永,一读《鹤冲天》,识得柳永傲骨肝胆;二读《定风波》,识得柳永恣荡真情;三读《雨霖铃》,识得柳永婉约缠绵;四读《望海潮》,识得柳永大家手笔;五读《八声甘州》,识得柳永唐人气象;最后读《戚氏》,识得柳永一生凄凉。
请同学们课后诵读柳永的这些词作,体会不同风格柳词的语言之美。
2.选做题:(1)参照望海潮的体例,为自己的家乡填一首词《望海潮•清远》
(2)为杭州作宣传,写一则城市标语。
我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