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体会
(2018-11-08 22:52:09)分类: 教海拾贝 |
2018年10月2日和10月3日,我参加了在沧州育红小学举行的小学语文名师团队观摩研讨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期间我聆听了8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禁让我连声感叹,这样的功底岂可一日而为?课堂上教师成熟与老练的教姿、教态、教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更让我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反思,我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部编教材生字怎么教一直是我的困惑。部编教材相对于原教材,难度更大,要求学生多识字,少写字。许嫣娜老师的课对我有所启发。
第一,根据文脉,形成词串,音,形,义都可以作为词串的中心。词串识字既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后,与此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说话训练和朗读训练。
第二,随文识字,用教师自己的方法进行引导。把课文当做识字的载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识字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单个识字。可以对单独识记的字可以划重点,添加标记。对于较难的字,可以编口诀进行。也可文化识字,这一点对于教师要求较高,要讲解透彻,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记忆。
对于学生口语病的困惑
在听李斌老师授课《写采访提纲》之后,指出口语病是现代小学生写一段话,或者写作文时的通病,对此我深有同感。。我校徐金秋老师曾经提出个这个问题,他指出学生的“然后病”让他深感无奈。学生口语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是有一点必须得到重视。那就是教师的引导。
执教一年级语文以来,我感到看图写话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是难点,所以起步作文时,我们会告诉学生,怎样说进怎样写,怎样想就怎样写。慢慢地,口头说的话成了书面上呈现出的句子。但是起步后,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总是“怎么说进怎么写”就不行了,口头语变成书面语需要过滤,去掉那些“不干净”的语言。
该如何学生作文时口语病的问题呢?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规范学生的口语吗?去年,今年连续两年的时间我都在进行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差是我目前教学工作遇到的困惑。小学生智能发展尚且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比较粗略。由于年龄特点,多数情况下,学生不会观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让学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又避免一些口语病的形成呢?
此次外出学习,我收获颇多,也有未曾解决的困惑。我充分认识每一次外出学习对于我都是一种反思和激励,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