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10-21 20:27:20)
标签:
教育 |
《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所住的房子也越来越漂亮了。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说说有关“住宅”的话题。(板书:住宅)
1、谁来向大家夸一夸你所见到过的住宅?(指名回答)
2、小结:(出示关于人类住宅的一些图片)说得真棒,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善于仔细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位朋友的住宅,它是谁呢?(板书:蟋蟀)
3、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师整理归纳。
二、自由读文,梳理疑惑
1、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要求:边读边思考,提出疑惑。
2、提出疑惑,梳理文脉
3、整理归纳,出示问题
在阅读中,老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看看有哪些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题目为什么不是蟋蟀的巢穴或者窝,而是蟋蟀的住宅呢?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3)蟋蟀的住宅有些什么特点呢?
(4)作者为什么称赞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呢?
4、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
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生: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作者在这里把蟋蟀住的地方称作住宅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
生:从选择住址方面可以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排水优良,有温和的阳光。(板书:选址)
三、合作学习,揭示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
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小组合作,找出特点。
学生自由读课文5.6两个自然段,找出住宅内部和外部特点并加以概括。
(1)外部特点:
生:蟋蟀住宅朝着阳光(板书:向阳)
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板书:隐蔽)
有骤雨立刻会干(板书:干燥)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板书:弯曲)
住宅门口有平台(板书:平坦)
(2)内部特点:
墙壁光滑(板书:光滑)
地面平整(板书:平整)
整体(板书: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齐读第五、六段,再次感受
4、交流感受,体会住宅的特点。
四、深化主题,体会伟大
我们刚刚看到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1、找出相关的语句,读后再比较。
2、认识建造住宅的工具特点,
板书:
3、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柔弱的前足、后退,经过长年累月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板书:伟大)
4、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件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五、绘制住宅,换位介绍
1、蟋蟀的住宅有这么多的特点,现在就请大家用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看谁画得最漂亮。
2、画完以后,把自己当成小蟋蟀,向同桌或朋友夸夸你的住宅。(体会拟人化语句的精妙)
六、激发兴趣,延伸课外
1、简介法布尔,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有人曾赞誉他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迷恋昆虫研究。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他的科学研究是充满诗意的,他从不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是充满爱心地在田野里观察它们,跟它们亲密无间。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这些鲜活的生命,昆虫在他的笔下是生动、美丽、聪明、勇敢的,他说他要让厌恶这些小东西的人们知道,微不足道的小小虫儿有着许多神奇之处。他要使人们喜欢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动物”。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