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2018-11-26 15:34:53)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二、研究背景:
在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智慧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交流的撞击中,产生新的认识,上升到创新的水平,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正是在充分借鉴集体动力理论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思想。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得到均衡发展,以适应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既充满竞争,又需要在竞争中的合作,而且合作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设计:
通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改革呆板、沉闷的教学,探索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新的、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为师生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真正推进课程改革。
要在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为此,我课题组将以下内容确定为研究的课题。
1、小组合作中人员分工的研究。合作小组,必须人人有事干。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统筹协作。
2、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筛选关键要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小组建立后开展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动活动、合作技能的具备及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小组成员的活动效果和后续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的实施过程做好精心设计。
4、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生生关系研究;
5、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地位与作用探索。转变“教”与“学”的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课前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教学目标进行预设,离不开课中有序调控下的学生的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后的反思与总结。因此,在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就成了要研究和解决的又一问题。
四、研究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9月~10月)
五、前期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
1、建立健全课题组。
2、分析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做好调查问卷等准备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4、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二)、存在问题:
2、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如何更好把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时间?
3、长期以来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4、教师缺乏理论支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