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20-01-06 02:10:28)
标签:

文化

分类: 课题总结

与幼儿同探究,共成长

《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重点

本课题自申报以来,围绕种植活动”和“自主探究”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一些案例研究,得到了一些零散的经验策略。本学期,本学期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如何发展幼儿观察、记录等初步的探究能力有效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有哪些等上面。围绕以上重点,我们进行课题研究,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整理出幼儿观察、记录能力的发展和有效支持策略。

研究课开展模式

本学期我们的组员主要分布在小班和大班,于是组员们自主结对、联合开展日常研究。组员在面向课题组、集团展示研究课时,可与结对组员分工、合作。展示的模式除了研究课,还必须介绍整个活动的开展情况、前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目前已有的支持策略等。观摩教师必须带着问题去观摩研讨,不断完善、优化支持策略。

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以上是我们课题在本学期开展活动的研究思路,接下来我们将以小班的记录表为例,重点介绍课题的开展情况。

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幼儿在讨论了自己的种植内容后,进行种植,可是没过几天幼儿的兴趣就淡化了,如何促使他们对自己种植的植物进行观察和照顾,于是我们第一次投放了记录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感兴趣的植物仔细观察发现植物的明显特征,乐意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尝一尝等多种感官去探索植物的秘密。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记录表

在观摩了小(3)班的活动后,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自然角的观察和记录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出现观察记录的内容太多,没有重点。于是我们对记录表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并把重点放在了对种植的植物为记录对象进行记录。

 回首与梳理

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讨活动,我们逐渐对如何发展幼儿观察、记录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有了新想法。(一)不同年龄段的记录方式

1.小班幼儿的记录方式:小班幼儿以感受植物的明显生长变化,激发照料动植物的兴趣为主。同时,他们对文字是很陌生的,绘画图示能力也有限,因此观察记录以粘贴和教师带领下的集体记录为主。并且要注意一下几点:1.简化记录方式如:用涂色和黏贴的方式取代数字。2.提供支持性材料如:在记录大蒜宝宝长多高时可以用动物楼房来测量等。3.调整呈现方式。4.用其他方式辅助记录如:拍照和教师的文字记录来辅助。

2.中班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异同;感知、发现植物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他们用简单的图画进行记录,因此,教师提供对比观察和记录的条件与工具来鼓励孩子们记录。

3.大班幼儿的图示和绘画能力有所提升,教师提供足够的留白空间给孩子绘画记录,孩子记录完后,教师用文字加以注释补充记录。

(二)探索出时空的支持策略

1.环境的优化

种植园进行改造,在靠教室一边木栅栏,及时呈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活动的过程性照片、探究发现记录等在小河上架设木桥给幼儿浇水和进入种植园提供了方便。

2.时间的保障

我园实施弹性化一日作息时间,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在时间上得到保障。如上午一个多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除了体育锻炼,教师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幼儿可以跨过自己搭设的小木桥来到种植园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看看土豆发芽、闻闻蚕豆花香……,正是这些时间的支持,给幼儿主动参与种植和管理自主探究提供了机会。

3.空间的拓展

理利用教室空间,组员们多次对教室内的布局进行调整,在教室朝南面创设了开放式的自然角,根据幼儿兴趣通过多种方式种植一些变化较大、易于成活的植物,幼儿在入园、区域活动、自由时光、餐后等多环节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照料植物,产生探究兴趣

收获不足

王历:2019年11月论文《花园的那些事》发表于《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2月论文《1、2、3……向前走 ——以小班为例浅析餐后散步的组织和实施》获溧阳市一等奖。

钱丽丽:2019年9月《浅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获江苏省幼儿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1.目前的研究中,成员实践研究思路不够清晰,学期研究目标根据课题目标需要重新梳理并逐步推进。

2.在案例研究中,对各年龄段的目标把握不准,提炼出的支持策略有效性不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