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植小故事

(2019-12-23 10:13:25)
分类: 课题案例

种植小故事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魏艳

每学期我们都会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身经历种植活动,感知植物生长的规律,萌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本学期,由于晚开学了一个月,种植活动开展的时候已是秋冬季节了,于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在小班的种植园地里播种水仙花,每个班级分到十颗。教研组研讨的时候说到,要让水仙花长得好,在播种前先要把外面的鳞片剥掉。于是拿到了水仙花种子,我坐在垃圾桶的边上开始剥了起来,心想:这么多,要剥到什么时候?

这时,小豪走了过来,好奇的看着我:老师,你在干什么呀?“哦~~,我在剥水仙花呢,等我剥好了,带你们去种到泥土里哦”小豪高兴地说:好。旁边的小朋友们看见了也上来看我剥,有的说:老师,你在剥什么呀?老师,为什么要把皮剥掉呀?还有胆子大点的小朋友开始把手伸到我这里,想要摸摸水仙花。我想:为什么不把这个机会让给孩子们呢?于是我说:谁愿意帮助老师?孩子们都激动地举起手,嘴里叫着:我来,我来。我试着请了几个妹妹,紫涵拿起水仙花有模有样的学着我的样子剥了起来,她把水仙花外面黑色的皮都剥掉了,露出白白的身体。于是,我又试着请了几个弟弟,把垃圾桶放在大家的中间,孩子们围着垃圾桶把剥下来的皮放进桶里,弟弟们虽然没有妹妹剥得那么干净,但也做的非常认真。不一会儿,十颗水仙花都剥好了,我们可以去播种喽,小朋友们兴奋的跟着我一起去种植园地了……。 

反思:

一.老师的理念

这是发生在种植活动中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折射出了老师的一种教育理念:面对这些没有进过小班幼儿,我总是在他们的身上套上“托班幼儿”的帽子,因此在生活中,午餐的时候会经常喂饭,我在不经意间有了包办代替的思想,所以当要给水仙花去皮的时候,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我的工作。

我一直认为小班孩子有些木讷,对周围事物缺乏好奇和探究。然而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吗?他们会主动探索吗?从生活中孩子们的表现及本案例中的行为可以看出,当一些幼儿不熟悉的东西出现在孩子面前时,他们也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如当幼儿看到老师在剥水仙花的时候,他们虽然有些害怕和胆小,但也会鼓起勇气过来看个究竟,看看老师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东西?甚至会摸摸它,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现。但是老师往往会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抹杀了孩子的这种探究的需求。在本案例中,当老师拿到水仙花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这是给孩子的一次探索的机会,而是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当做是老师的事,说明“把孩子推在学习的前面”的这种思想和理念在我的工作中还没有根深蒂固。

二.种植活动价值的思考                               

作为科学特色幼儿园,我们通过开展种植活动,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索兴趣,然而,老师往往把探索世界定格在了关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其实,小班幼儿是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的,他们更希望通过摸摸、看看、闻闻等感官感知事物,因此,我及时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把种植前的准备工作还给幼儿,让他们通过剥一剥,看一看,来充分感知水仙花的外形特征,从而激发幼儿关注水仙花的生长过程。结果,幼儿在剥的过程中发现外面黑黑的皮剥掉后,里面就变成白白的了,还有的幼儿发现水仙花中间是大大的圆,旁边是小小的圆,这时我丰富说:这些是水仙花的小芽芽,以后也会长大的。当老师带领他们去种植水仙花的时候,由于有了前期的兴趣铺垫,他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变得非常的主动和投入。从案例中说明,种植活动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种植的过程中,把握种植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让幼儿有充分参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

三.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案例中,我从不相信幼儿能行,到认为女孩比男孩行,到最后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行。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不要小看三岁的幼儿,不能简单的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判断孩子能与不能,而是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生活经验,让孩子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答案。作为老师,我们要敢于放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