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成长记”
(2019-12-22 21:43:37)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论文 |
“大蒜成长记”——小班幼儿自然角观察记录的小班化实践
摘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指南》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的年龄目标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本文就利用小班自然角中以种植大蒜为例,从观察内容、观察方式、观察记录等方面激发幼儿观察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班;自然角;激发;观察;探究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幼儿园自然角就是一个孕育着多种颜色、生长的小天地,是幼儿观察、了解、探究动植物的一个小窗口。自然角里的每个动植物都有自己在每个季节特有的生命力,幼儿在种植、观察、照顾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直接的感性知识,还能增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观赏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学期,我们小班将利用幼儿喜爱的植物,引导幼儿通过植物的变化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但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存在许多困惑。《指南》中明确指出小班幼儿的年龄目标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在实际的工作中, 教师很注重选择植物的多样性,以观赏性为主,把自然角摆得满满的,有些植物选择不适合小班幼儿。而且对自然角的指导不到位,没有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引导与组织。在带领幼儿观察时也是随意的观察,往往停留在“驻足观望” 的状态,因此导致小班幼儿存在以下的问题:
(1)观察“走马观花”: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来说,往往是走一遍就算观察过,他们观察的意识不强,目的性不明确,在观察中不能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对事物的观察也不够细致。
(2)记录“五花八门”:教师对自然角的认识观念不到位,盲目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记录能力,采取的记录形式“五花八门”,跟着流行走,不适合小班幼儿。
(3)表达“鸦雀无声”:在盲目的观察和记录下,幼儿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展。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时,就没有很好发挥出来。
我们选取了大蒜进行种植,因为大蒜生长变化大、生长速度快、易照顾等特点。适合兴趣点转移快、关注事物集中时间短、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小班幼儿。于是在班里的自然角中种上大蒜,让每位孩子都拥有一盆大蒜,让大蒜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悉心照顾自己的好朋友。面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带着疑问、带着希望,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奇妙的探索发现美妙旅程。
观察,在好奇中萌芽!
一天早晨,我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在一个盆子里种上了大蒜种子”,这份礼物用一个布袋装着,孩子们猜测着,有的用手去摸、去捏,还有的小朋友把布袋用手扒开一条缝去看。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一起把它变出来: “啊!怎么是一个盆子,里面都装满了泥土呀!”这一下把原本还沉静在玩娃娃家的孩子们吸引了过来,就连正在玩汽车游戏的浩浩和鑫鑫也停了下来,浩浩叫嚷着说:“老师, 里面装着什么呀,给我看看!”大家不约而同的拥了过来。 我马上抓住孩子们对盆子的兴趣和关注点,对他们说:“孩子们,这里面装着一个神奇的宝贝,过几天它会变出好看的东西,你们瞧,外面还有很多,它们也会发生变化,你们一定要看仔细哦!”那一刻自然角成了我们班里 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角落,常常有几个孩子围着看盆子争不到地盘而争吵起来,神秘礼物从此成了他们嘴边讨论交流的话题。
好奇是孩子一种天性。在生活中,幼儿常常对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秋天来临时,自然界中“飘落的树叶”“油菜花开了”“小麦成熟了”等都成了他们眼中的亮点。大蒜最适合在秋季种植,生长速度快,特征也比较明显,因此作为小班幼儿的观察对象比较适合。通过我前提的神秘礼物的气氛渲染,他们对自然角有了最直接的接触,她们对隐藏的大蒜都很好奇,这种观察是幼儿自发的,是一种观察意识的萌芽,只有具备了观察的意识,幼儿的观察行为才会如种子一般破土而出。
观察,在交流中发展!
从这以后,孩子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然角,晚上离园时,还会带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去看, 家长也参与到了活动之中。大约过了一个礼拜,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盆子前面,忽然发现里面发芽了。梦梦跑过来和我说:“老师,你快去看,它钻出来了!”,看孩子们关注的那么仔细,我高兴地说: “小朋友你们猜猜里面种的是什么呀?”“是萝卜、是青菜、是西瓜、是怪兽……”答案五花八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我没有否定孩子们的猜测,也没有给出及时的答案,就让孩子们在自主的讨论观察中寻找答案。
大蒜的数量较多,每位幼儿人手都分到了一盆,让他们尝试照顾好自己的小宝贝,这也是锻炼孩子初步的责任心。让大蒜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可以和它说说话、浇浇水、挠挠痒……
交流是探索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既是幼儿对探究过 程和结果、结论的表达,也是与同伴分享,倾听同伴意见, 或进行讨论、争论,达成初步共识的过程。孩子们在与大蒜 的互动交流中,幼儿知道了大蒜的基本特征,我及时的捕捉 幼儿的表现,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在交流中,发展了幼儿 初步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和交流分享中, 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观察,在互动中深入!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蒜在慢慢长大。每天我利用中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带小朋友参观了自然角。生机勃勃的大蒜给了孩子一个直观的观察过程,孩子们在自然角面前议论纷纷,问这问那。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我提议用照片的形式将大蒜的生长变化记录下来,给幼儿一个直观的了解。慢慢尝试了几天,发现问题来了,这个记录方式都是教师在操作,幼儿只不过是视觉的感受,幼儿没有实质性的参与进来。把我遇到的问题反应给了其他老师,通过大家的讨论,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能力去开展,真正让孩子亲自参与记录,记录的效果也要直观易懂,可以和其他幼儿一起分享。
于是,和搭班老师决定用“夹夹子”的方式来记录大蒜的生长快慢,幼儿易操作易观察,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两得。说干就干,我们在大蒜的旁边用线拉成了一条条的直线,让大蒜沿着直线慢慢长高,直线上挂满了夹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