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理念在班本课程中的渗透——萝卜小记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
钱丽丽
《指南》中指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让幼儿在田园中,去观察,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
一、缘起——孩子的浓厚兴趣
种植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中班的幼儿,随着经验的丰富,抽象思维的相应发展,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也不断提高。让幼儿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才能真正发挥田园教育的作用,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你喜欢去‘熊出没农场’吗?里面都种着什么植物?”通过问题的交流,教师发现,幼儿对于‘熊出没农场’虽然很感兴趣,但是对于里面种的是什么、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习性等知之甚少。于是,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秋天是种植的季节,我们应该种什么植物呢?你想要种什么?”孩子们在观察种植园、小组讨论、询问家长‘秋天可以种什么’后,将自己选择种植的植物记录在调查表中。
在调查后,经过大家的讨论和投票,孩子们选择在种植园地里种植萝卜,孩子们说:“我喜欢吃萝卜,萝卜很甜。”、“萝卜可以帮我们杀菌”。
二、发展——我来种植萝卜
买来了萝卜种子,一起来观察观察萝卜种子是什么样的?“黑黑的、小小的”孩子们说。带着小小的种子和满满的激动心情来到“熊出没农场”。先认识一下我们的种植地,我们种植地由三个轮胎和两个花槽组成。可是,种植地里的土干干的、硬硬的,种子在里面会长出来吗?我们需要把土翻一翻,再浇些水。找来了小铲子和小水壶,孩子们迫不及待得都想尝试翻土和浇水,我拿小铲子铲一铲,松松土;你拿小水壶接些水帮种子浇点水,分工合作。
翻好土也浇好水,“我要把萝卜种在轮胎里。”、“我要种子撒到花槽里。”、“我要这里种一点,那边也种一点。”孩子们一边说一边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种子的发芽和成长。
三、呵护——照顾萝卜宝宝
孩子们每天散步都要去看一看萝卜的变化,教师拍了一些萝卜苗生长的照片,并和孩子们讨论:“这张图片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仔细看了图片后,发现了干裂的泥土和耷拉的萝卜叶。由此,大家一起商讨应该如何照顾萝卜苗,并猜测了无人照顾萝卜苗可能带来的问题,就这样,孩子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孩子们利用午餐后的散步时间去照顾萝卜苗。萝卜地里挤满了人,有的浇水,有的观察。活动结束后,萝卜地像是发了大水,还有些萝卜苗被踩坏了。教师用“受灾后的萝卜地”照片,再次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怎么照顾萝卜苗才合适?”
孩子们向家人请教种植萝卜的经验,同时讨论确定了照顾的时间和具体职责,最后大家决定以小组为单位来认领萝卜,不同小组选择不同的时间去种植园照顾萝卜,等丰收的时候比比哪个小组的萝卜长得大。
四、猜想——萝卜生病了吗?
每天的户外活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选择去“熊出没农场”照顾苗苗,“老师,萝卜的叶子上怎么有一个个小洞洞啊?”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这些洞洞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说:“它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有小虫子吃它?”你一言我一语,有很多的猜测。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们查了资料,询问了种植专家。原来,真的有虫子在吃,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就对症下药,请来了种植专家帮我们治虫。果真,观察了几天,发现没有虫子再来吃我们的萝卜了。
五、期待——可以拔萝卜了吗?
萝卜一天天长大,有些孩子想把萝卜拔出来,追着教师问:“老师,我看到萝卜都冒出地面了,是不是可以拔出来了?”“老师,萝卜好像长得很大了,和我家里种的差不多了,应该可以拨出来了。”
跟随冲突,支持孩子尝试。对于萝卜是否真的长大了,该不该拔,孩子们的想法不一致。教师组织大家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有的孩子坚持要拔,因为萝卜看上去已经很大了;有的孩子反对,担心拨出来后发现萝卜还小,就浪费了。这时,有孩子提出办法:可以先拔几个试试。实践证明,萝卜还没有长大,叶子下面只有须。通过拔萝卜,孩子们懂得了种植萝卜需要耐心等待。
基于这些和萝卜进行亲密接触的过程,孩子们自主生成了“秋之语——萝卜种植记”的主题活动。
亲手种植的萝卜慢慢长大,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化,不仅感受到在闹市中回归自然、回归生态的愉悦感受,更沉浸于见证成长和收获的成就感中。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关注“田园”,了解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发现问题,才会进一步探究,才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爱上“田园”,才能建立幼儿与动植物间的感情,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幼儿看到自己精心种植的植物半途夭折时,那种伤心、难过之情令人感伤);只有亲历“田园”,幼儿才会恋上“田园”,深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进而珍惜劳动成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