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2020-09-19 12:17:2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谢惠茵

2020-9-16

学习目标

1. 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

3.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 读题目:题目中主要词语有两个,哪一个应该重读,试试看。

重读“济南”,作者写的是济南的冬天而不是别的地方的冬天。

2. 你知道济南在哪里吗?

3. 题目能不能改成“冬天的济南”?

不能,作者喜欢的是济南的冬天,因为它跟别的地方的冬天不一样;如果换成“冬天的济南”,那么写作内容会有所不同。

 

二、理清思路

(一)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1. 提到冬天,你会想到哪些词?

白雪皑皑,北方呼啸,寒风刺骨,大雪纷飞,雪上加霜……

2. 济南的冬天是这样的吗?

不是。济南的冬天很温暖,是“温晴”的。

3.“温晴”与“响晴”的区别。

温晴:“温”指温暖;“晴”指晴朗,大太阳。

响晴:非常晴朗,大太阳。

3. 在第一段中勾画出含“温晴”的句子,标注这一中心句。

(二)理清思路

1. 提到冬天,你会想起哪些景物?

雪,梅花,冰,寒风,霜……

2. 在这些景物中,你喜欢哪些景物?

雪,梅花,冰。

(如果你来写冬天,那你肯定会写这些你喜欢的景物。)

3. 作者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跟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有没有关系?

山(雪),水。“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都与此相联系。

4. 文中哪些段落写“山”,哪一段写“水”?理清文章的思路。

济南的冬天:天气(1),山(2-5),水(6)。

5.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全文运用什么结构来写?

总结全文。全文运用分-总的结构来写。

6. 2段直接写山吗?有什么作用?

过渡:“有阳光”→“有山有水”

(本段共两句话,第一句承上,第二句启下。)

7. 345段都写到了山,这三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3段写阳光朗照下的山,第4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第5段写城外的远山。

8.你在写作前也对文章进行布局和规划了吗?

 

三、谈初读感受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1:感受到济南的冬天很温暖,很美,想去那里住一住。

2:感受到作者很喜欢济南的冬天。

师:正因为作者很喜欢济南的冬天,他用他的喜欢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也喜欢上了济南的冬天,也很想去那里住一阵子,避避寒。读朱自清的《春》,我们发现春天原来这么美,恨不得明天就是春天;读了《济南的冬天》,忽然觉得冬天也很美。

 

四、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指名几个同学各读一段,正音,点评。

2. 自由诵读

提示:用你的声音和表情传达出你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第一段

1.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作者是如何写的?是直接写的吗(我喜欢济南的冬天,它很温晴)?

不是。通过对比来写,这是对比的写法。

2. 把济南的冬天和哪些地方的对比?

北平的冬天,伦敦的冬天,热带。

作者出生在北平一个城市贫民家庭,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北平的冬天时常刮大风,相信没人会喜欢冬天的大风吧。作者曾在伦敦大学当教授,伦敦是英国首都,被称为“雾都”;一个冬天都不见日光,那该有多压抑啊!现在他来到济南教书,啊,济南的冬天多温暖呀,没有风声,阳光充足,令人无比舒畅无比欢喜。“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样的“宝地”被他撞上了,真是惊喜!

3. 朗读第一段,读出你的喜欢。

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我感觉作者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聊天。写作就是用笔来和读者聊天。同学们要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写作,那写作不但不令人头疼,反叫人快乐。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语言,训练朗读

1. 仔细默读文章第二、三部分,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烘托出一种温暖舒适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教参》参考答案)

2.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是济南被小山环绕,如同置身于温暖的小摇篮中,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喜爱之情。(《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教参》参考答案)

3.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露出的粉色薄雪当成害羞的少女来写,突出了薄雪娇美的情态。(《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教参》参考答案)

4.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村庄和雪以人的情态,形象地表达了济南的冬天那种暖和安适、平静的气氛,也写出了城外远山的淡雅。

 

二、问题研讨

1. 4

划分层次,说说本段所采用的结构类型。

本段分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句为第三层。本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总领全段,这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

请把这段景物描写中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依次找出来,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这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喜爱之情和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6段

你喜欢济南冬天的水吗?为什么?(水的特点)

喜欢。济南冬天的水暖、绿、清。

济南的山很可爱,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呵护着济南人。济南的水和山一样充满着情意,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得到?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不忍得冻上”。

3. 7段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这”指什么?结尾能否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这”指上文的这块“蓝水晶”,作者把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的清亮、蓝汪汪的(天是蓝的,阳光是清亮的,水是澄清的)。结尾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因为把“冬天”比作“蓝水晶”不恰当。

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点题,首尾呼应(第一段结尾)。

 

三、写法探究

《济南的冬天》和《春》写得都很优美,你觉得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

喜欢最重要。朱自清真的是非常喜欢春天,因而走进春天欣赏春天并把自己欣赏到的美景写下来。老舍从小在北平住,北平的冬天总是刮着大风,后来去英国伦敦大学当教授,伦敦的冬天多雾,不见日光,如今来到济南,济南的冬天如此温晴,如此美丽,他真心喜欢。

走进自然,调动各种感官欣赏自然,发挥联想和想象。

写出景物的特点,安排好写景的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