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教学设计

(2019-03-23 21:10:11)
分类: 教学设计

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教学设计

谢惠茵

2019年3月21日

教学目标

1. 感受文中老师的形象:既有渊博的知识,又富有爱心,懂得教育艺术。

2. 学习运用描写使叙事更加生动的写法。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慎重地对待爱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

1. 解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八课,同学们把课题读一下。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没有?(题目引入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题目如果改成“一堂语文课”,就非常普通,难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尽可能地把题目拟好。

根据题目,猜猜课文的内容。

2. 阅读课文

仔细阅读课文,圈点勾画,作批注。

谈谈初读感受。

 

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1.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情人节这天,学生的课桌上摆放着红玫瑰,教师因势利导,讲述红玫瑰的传说和情人节的来历,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说说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情人节

地点:教室

人物:老师和学生

事情的起因: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给教师出了一个教育难题。

经过:教师娓娓动听地讲述红玫瑰与情人节的来历。

结果:教师的教育得到了学生的认同,获得了成功。

 

二、把握叙事散文的一般结构

1. 课文哪些段落是在记叙事情?

(1-13段)记叙“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事。

(14段)通过议论、点明中心。

2. 叙事散文的一般结构

叙事+议论

 

三、理解本文中心

1. 课文结尾,通过议论点明了中心,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学生。

2. “美好的心态”是什么心态?

“我还是坦然地面对这‘精心’准备的礼物吧。”(第5段)作为教师,我们应坦然地面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四、学习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1. 画出有关老师的语言描写

(写作提示:本文运用大量的语言描写,使叙事更生动。)

抓住文中老师的语言描写,说说这位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A. “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第6段)“你们在一个非常的日子……是不是啊?”(第7段)表现了老师的幽默、亲和。

B. “那我先问问你们……”(第8、9、10段)讲述红玫瑰的传说和情人节的来历表现了老师知识渊博,富有智慧。

追问:老师为什么给学生讲述红玫瑰的传说与情人节的来历?是为了卖弄自己知识的渊博?阅读8-10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说一说。

“何不将有关的文化传递给他们呢?”“我想,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第10段)除此以外,红玫瑰的传说与情人节的来历,让学生认识到爱情的纯洁与崇高,爱情有时是鲜血,甚至生命。

C. “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第10段)(含义:作为青春期的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爱情。)老师友善地告诫学生,富有爱心。

“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见“课文导读”)

D. “好,这堂语文课我们改成口头作文课……”(第11段)老师非常智慧地把这堂课改成口头作文课,想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

2. 神态描写与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我笑呵呵地说。”(第6段)表现了老师的亲和与美好的心态。

心理描写

“看来,这是他们给我这个班主任准备的一份情人节‘礼物’啊!好吧,我还是坦然地面对这‘精心’准备的礼物吧。”(第5段)表现了老师的宽容和爱心。

小结:文中老师(即作者)幽默、亲和、渊博、智慧、富有爱心。

3.在老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心理不断发生变化,找出相关词语,并说说它们对刻画老师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互递眼色,窃窃私语,左顾右盼”——“异样的目光”(什么目光,学生在想什么)——“逗乐”——“全神贯注”——“会意地笑”

课堂气氛:“骚动”——“安静”——“轻松”

作用:这些词语深刻地揭示了同学们内心世界的变化,充分地说明了因势利导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刻画出一个既有渊博的知识、又富有爱心、还懂得教育艺术的好老师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