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2019-06-20 22:56:57)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西土山小学   邓海丽

 

[  ] 本次研究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上和写作技巧上进行了研究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引领作用踏着前辈的足迹以优秀读物为引领加上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觉得作文不再是一种累赘而是一种知识的分享精神世界的大餐

 [关键词] 小学  人物作文  写作策略

课题研究的背景

孩子们刚上三年级对作文缺乏了解多数不感兴趣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写出的文章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标点乱打没有中心前言不搭后语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千篇一律内容空洞词汇贫乏畏惧作文感觉没内容可写……真是问题多多不一而足可是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习作相当重要所以必须把孩子们头脑中的材料挖掘出来因此我把西土山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打算从人物作文入手去研究写作策略以点带面挖掘孩子头脑中的材料从而让孩子们爱上写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所以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显得很重要

课题研究的意义

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交谈中更轻而易举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可以更好的与别人沟通

提高自己的认识借鉴书中人物的事例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组织搜集材料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孩子们从中受益尤其是写人作文会让孩子们明理

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人物作文是指以人物为主要记叙对象 侧重写人物的思想品德性格情操的记叙文写人 应以正面人物为主 也不排斥写反面人物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

写作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

写作策略是写作者在特定的表达空间里为实现写作目的而采取的因应措施它无疑是写作者自觉积极的智力活动所以又称为写作智慧”;它的特点是写作者以现实性思维在与表达空间的互动交流中以目的为先导的对写作行为整体的部署和构想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接收学习的理念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它类似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这类东西如果学习者没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就只能依靠强记硬背那么即使面对有潜在意义的材料有意义学习也不可能发生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在教学中恰当通过活动游戏激励读故事唱儿歌等多种方式协调学生多种感官的接受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平时人物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弥补不足使以后的研究更加合理

通过读书——实践——反思总结出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结题前纵观研究的过程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课题研究的内容

(鼓励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的策略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方法的策略

(三)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技巧的策略

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开题前的调查让我了解孩子们爱读哪些书喜爱哪些人从而了解孩子们的喜好便于以后的习作教学

文献法通过查找文献和资料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动研究法根据方案实施研究在教学实践基础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从一系列的行动中逐渐提出新的策略逐渐改善原有状况

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经验总结法通过回顾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为学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课题研究步骤

课题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查阅相关文献及相关材料收集有关同类型课题的资料进行分析研讨进一步确定课题研究目标修改研究方案

实施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调查对象西土山小学三年级二班4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组织第一次调查研究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随后开展读后感受的练习谈谈你最喜欢书中的谁),让学生明白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收集足够多的词语进行描述只有多读才能让学生带感情基调去评价一个人让学生明白作文是宫殿那么词语就是砖瓦平时注意收集学为我用问卷回收后针对问题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同时针对问卷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

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和编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不断观察——反思——调整——总结并个案记录和分析同时阅读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研究报告进行课题展示活动在建立的个人博客中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成果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撰写研究论文结题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研究是我在研读大量著作文献后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摸索和同行探讨后形成教学设计的模式创设生活情境顺利导入新课——提出写作要求交流写作内容——穿插写作知识揭示人物特点——分析范文特点修改自己写作

为了方便研究我以自己所任三年级班级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三年级的作文课为依托延伸到人物写作上充分利用每个单元设计的作文结合优秀的课文进行仿写扩写续写和改编同时在学课文时让学生做好摘抄并不断提醒学生学以致用鼓励他们把摘抄的内容用到自己作文中去通过上网或参考各种资料查阅教学设计的优秀教学案例听同科教师的常态课公开课请教本校优秀教师有关教学设计的建议然后结合学情教材等多方面因素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反复修改并进行真实的教学实践认真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后对同一课进行多次的修改和实践

本次选择的课例是《放风筝高手》。

教学重点本作文是看图作文要求学生看明白题意明白图上都有谁用语言和动作心理描写去刻画人物留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堂实践与问题改进

第一次课堂实践地点西土山小学三年级二班) 

教学过程   

创设生活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柳树变绿了桃花杏花也要盛开了风儿也变暖了这时你最想干什么

郊游

踏青

放风筝同学们激情澎湃

春暖花开春风拂面也很适合放风筝

穿插写作知识交流写作内容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说发现

你看到了什么

天蓝草绿草地上有许多人天空飘着许多风筝

再仔细看看

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天空上已经有好多风筝了

观察很仔细但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

草地绿油油的一片

田野很空旷适合放风筝

一家四口的风筝刚刚起飞……

你怎么知道的谁来说一下风筝起飞的过程……

我把风筝举过头顶爸爸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捋着线迈开双腿开始奔跑而且越跑越快风筝越飞越高线轴越转越快我跟着跑了两步,爸爸突然大喊:“。”

好精彩啊谁再来接着说

这时我把风筝向空中一抛

爸爸一边回头看风筝一边跑风筝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乘着风儿风筝越飞越高……

小鸟飞过来与风筝谈话

:风筝飞到云彩身边与云彩谈话

……

好丰富的想象力啊看着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表情怎么样啊

妈妈也顾不上放自己的风筝了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也竖起大拇指直夸爸爸放得好

连弟弟也激动地大喊:“我们的风筝飞到白云上面了。”

师:看我们的题目《放风筝高手》,那谁是风筝高手——

生沉思,老师给大家思考空间

生:爸爸,因为爸爸把风筝放上了天。

师:孩子们和妈妈就没试试吗?

生:试了,没放上天,失败了。

同学们有人笑了。师“乘胜追击”

师:谁来说说

生:妈妈把风筝举过头顶,我刚跑几步,妈妈就把风筝抛了出去,风筝一头栽在地上,弟弟捧腹大笑。(生补充说我们放风筝就是这样的,弟弟常常取笑我)

生:第二、三次还没成功,所以爸爸上场了。

提出写作要求揭示人物特点

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应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一段身临其境的文章这才是看图作文同学们的想象都很合理有趣那么我们把刚才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教师巡视学生开始埋头写作片刻后已经有学生陆续写完了共同评析写完的作文

分析范文特点修改自己写作

出示范文:                      

放风筝高手

星期天天气晴朗暖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爸爸、妈妈、我和弟弟一起到人民广场的草地上放风筝广场上的草已经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非常可爱广场的上空已经飞满了风筝有老鹰风筝巨龙风筝金鱼风筝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哥哥连声说:“快把我们的风筝放起来吧!”说着妈妈把风筝举过头顶,我刚跑几步,妈妈就把风筝抛了出去,风筝一头栽在地上,弟弟捧腹大笑。第二、三次还没成功,所以爸爸上场了。我把风筝举过头顶爸爸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捋着线迈开双腿开始奔跑而且越跑越快线轴越转越快我跟着跑了两步,爸爸突然大喊:“。”我一看风筝,竟然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乘着风儿风筝越飞越高……在一旁观看的弟弟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我也竖起大拇指直夸爸爸放得好连妈妈也激动地大喊:“你爸爸真是放风筝高手,看我们的风筝飞到白云上面了。”  爸爸更得意了,只见线在爸爸手中一松一紧,风筝飞的更高了。真没想到爸爸还是放风筝高手呢!

看后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认为有老鹰风筝巨龙风筝金鱼风筝改写成有凶猛的老鹰风筝长长的巨龙风筝拖着长尾巴的金鱼风筝更形象

我认为天上还有许多风筝所以把有凶猛的老鹰风筝长长的巨龙风筝拖着长尾巴的金鱼风筝句后的逗号改成省略号更合适

:我们家都是弟弟激动地大喊的,妈妈不会在人多的地方大喊

大家看得很仔细改得也很认真你们看看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学生思考片刻终于有人举手了

分段不明确我认为分三段比较合适开头介绍天气和放风筝的人物中间写过程结尾写感受

说得真好我也同意你的观点

本篇习作篇幅虽短但叙述具体语言生动小作者运用合理的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具体地描写出来特别是对放风筝时动作的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具体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改后的作品

放风筝高手 

星期天天气晴朗暖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爸爸、妈妈、我和弟弟一起到人民广场的草地上放风筝

广场上的草已经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非常可爱广场的上空已经飞满了风筝有凶猛的老鹰风筝长长的巨龙风筝拖着长尾巴的金鱼风筝……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哥哥连声说:“快把我们的风筝放起来吧!”说着妈妈把风筝举过头顶,我刚跑几步,妈妈就把风筝抛了出去,风筝一头栽在地上,弟弟捧腹大笑。我们不服气,但第二、三次还没成功,所以爸爸上场了。我把风筝举过头顶爸爸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捋着线迈开双腿开始奔跑而且越跑越快线轴越转越快我跟着跑了两步,爸爸突然大喊:“。”我一看风筝,竟然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乘着风儿风筝越飞越高……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哥哥也竖起大拇指直夸爸爸放得好连弟弟也激动地大喊:“爸爸真是放风筝高手,看我们的风筝飞到白云上面了。” 

爸爸更得意了,只见线在爸爸手中一松一紧,风筝飞的更高了。真没想到爸爸还是放风筝高手呢!

同学们作文反映的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所以你把看到的听到的合理想象到的记录下来就行了课下把作文写完并修改自己的作品 

1.课后反馈情况

(1)教师反馈

教师1:讲解单调模式单一老师问学生答好像老师不问学生就不会观察似的老师的问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让学生不能展开想象大胆回答

教师2:学生交流的写作内容太少缺少了学生间的沟通不能相互指出优点和不足少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教师3:分析范文时间太长最后学生修改自己的写作已经没时间了教学环节安排不太好

教师4:没有明确的指出写作要求会使学生习作迷失方向

(2)学生反馈

1:老师问的问题虽然简单但回答的同学还是很少可见同学们对这些不感兴趣

2:感觉老师设计的问题是往老师的思路上去领根本没顾忌我们的感受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没有真情实感的

3:我挺喜欢老师设计的放风筝的环节的感觉就像我和弟弟在放风筝还有动作语言描写都很符合实际的

4:我喜欢放风筝但就是不会写

2.课堂教学设计问题诊断

(1)课堂模式单一设计简单

虽然看起来课堂也是挺热闹的但只用了师问生答这一种模式过于简单而且单调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老师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老师的问答虽然帮助学生全面的分析图画引导学生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但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按老师的思路去设计不能大显身手

(3)学生交流少

本节课是师问生答但学生间的交流太少了缺少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也缺少了相互评价作文的机会毕竟孩子们是同龄人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物的眼光所以孩子们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4)没教给孩子们写作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用一种方法引导不如介绍几种开头结尾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组合以后遇到类似的作文会自己去写

3.教学设计进一步改进建议

(1)模式单一过于简单可以穿插自己放风筝时的真实过程给大家演演或者让会放风筝的小朋友教教大家是怎样让风筝飞上天的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有真情实感

(2)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比如一个学生说风筝飞上了天另一个学生问:“风筝是怎样上天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找出代表来回答这样既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又让学生大胆质疑自己释疑的勇气

(3)介绍几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如开门见山场景描写直接写风筝直奔主题结尾如写出自己的愿望总结道理等让学生总结自己的风格

(4)通过阅读大量的优秀教学案例或多听取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做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第二次课堂实践地点西土山小学三年级x

创设生活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用手举起经典连环画西游记》、《熊出没

这些书读过吗

生眉开眼笑齐声回答读过

感觉怎么样

有趣

喜欢

是我的启蒙读物

提出写作要求交流写作内容

出示放风筝图片

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

图上有兄弟二人也可能是同学关系

还有夫妻二人

这么好的天气可能还有其他人

兄弟人的风筝还没起飞他们正在放风筝

夫妻二人看着远方在想事情

爸爸是放风筝高手风筝乘风而上

还有一个高手风筝已经直入云霄

……

学生各抒己见气氛相当活跃

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应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一段身临其境的文章这才是看图作文

穿插写作知识揭示人物特点

1.交流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直接写放风筝的时间地点坏境等

生讨论回答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山脚下的广场放风筝天蓝蓝的草绿绿的风柔柔的广场上的人可真多有学走的小孩有散步的老人更多的是放风筝的人

(2)场景法直接写放风筝的场面

生讨论后回答广场上放风筝的人真多看天空上飞着五颜六色的风筝红彤彤的鱼金灿灿的海绵宝宝白花花的仙鹤五颜六色的蝴蝶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3)还可以以风筝的样子开头

2.交流中间环节

(1)场景再现法就是通过笔将当时的情景如同摄像一般拍摄下来

生讨论回答我把风筝举过头顶爸爸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捋着线迈开双腿开始奔跑而且越跑越快风筝越飞越高线轴越转越快我跟着跑了两步,爸爸突然大喊:“。”这时,我把风筝向空中一抛我回头看风筝,竟然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乘着风儿风筝越飞越高……

(2)点面结合法,“就是对大多数人概括的描写,“对个别人的具体描写

生讨论后回答广场的上空已经飞满了风筝长长的巨龙风筝拖着长尾巴的金鱼风筝看那个雄鹰风筝迎风直上展翅翱翔好像要飞到云端去……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

广场上人可真多有学走的小孩有散步的老人更多的是放风筝的人看那对兄弟

我举着风筝,爸爸快速奔跑看时机成熟就大喊:“。”

3.结尾方法

(1)直抒胸臆

我的风筝终于飞上天空了

我真喜欢我的爸爸。

(2)照应开头,直接点题

真没想到爸爸还是放风筝高手呢!

:爸爸是名副其实的放风筝高手。

4.起个响亮的名字

5.学生写作老师巡视

(分析范文特点修改自己写作

我们来看一下这片习作本篇习作篇幅虽短但叙述具体语言生动小作者运用合理的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具体地描写出来特别是对放风筝时动作的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具体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咱们共同欣赏一下吧

                                     风筝高手 

星期天天气晴朗暖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爸爸、妈妈、我和弟弟一起到人民广场的草地上放风筝

广场上的草已经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非常可爱广场的上空已经飞满了风筝有凶猛的老鹰风筝长长的巨龙风筝拖着长尾巴的金鱼风筝……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哥哥连声说:“快把我们的风筝放起来吧!”说着妈妈把风筝举过头顶,我刚跑几步,妈妈就把风筝抛了出去,风筝一头栽在地上,弟弟捧腹大笑。我们不服气,但第二、三次还没成功,所以爸爸上场了。我把风筝举过头顶爸爸右手拿着线轴左手捋着线迈开双腿开始奔跑而且越跑越快线轴越转越快我跟着跑了两步,爸爸突然大喊:“。”我一看风筝,竟然摇摇晃晃地升上了天空乘着风儿风筝越飞越高……在一旁观看的妈妈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哥哥也竖起大拇指直夸爸爸放得好连弟弟也激动地大喊:“爸爸真是放风筝高手,看我们的风筝飞到白云上面了。” 

爸爸更得意了,只见线在爸爸手中一松一紧,风筝飞的更高了。真没想到爸爸还是放风筝高手呢!


同学们作文反映的生活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所以你把看到的听到的合理想象到的记录下来就行了课下把作文写完并修改自己的作品 

1.课后反馈情况

(1)教师反馈

教师1:课堂导入新颖让孩子们在回忆中勾起对图画阅读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使读图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2:在方法讲解中以此为契机拓展到同类作文中使以后的写作受益

教师3:范文分析起到引领作用可以让学生有对比性的进行修改

教师4:本次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对本次学习较感兴趣

(2)学生反馈

1:我非常喜欢这次导课画册好精美勾起我儿时美好的回忆

2:从本次学习中我学到了开头结尾的好多方法受益匪浅

3:以前总觉得作文无话可写现在才知道只要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就行啊

4:原来作文也是有方法的啊。(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2.课堂教学的积极变化

(1)课堂导入更接近本次习作为下面讲课服务同时也勾起了孩子们美好的回忆一个好的开头本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2)课堂活动比较高效老师总结学生讨论举例进而激发起学生乐学好学想学的欲望最终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完成学习

(3)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发言积极充分融入课堂老师们也给予了好的评价

3.教学设计尚待改进的环节

(1)课堂小活动氛围浓场面热烈学生参与度很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合理分配

(2)老师说方法学生举例子耗时长学生举例少可能由于时间紧迫个别学生理解不透彻

(3)修改作文为作业学生修改不彻底如何评价作业完成度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研究

研究结果

通过学习研究我仔细总结了一下

     1.鼓励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作的策略。

   (1)以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动机作文命题要开放出题要宽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习作动机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学生写完后抓住学生文中的好句哪怕是一句也要表扬给予肯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围绕一件事或一个人去写的而且比较流畅的当范文讲解每次习作后都要找出好的作品征订成册在班内阅读并逐步养成习惯,让学生满怀乐趣地去学习.

   (3)以形式的多样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书活动,在课堂上学寓言后让孩子们讲寓言故事学童话后让学生讲童话故事还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等.

    2.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方法的策略。

   (1)会使用描写方法来体现人物形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四种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而在课例设计中我对这四种描写分别进行了练习外貌描写中我强调要按序描写抓住常有的神态或姿势去写学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中也就是语言描写除了语言描写提示语对人物的塑造也同样重要动作描写教学设计中重点强调了如何通过动作来展现人物内心的心理描写则教给学生通过内心独白不出声的自言自语和梦幻描绘仿佛听到仿佛看到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写人作文已有了眉目不再那么凌乱了为后面的练习奠定了基础

    (2)抓住人物特点根据中心思想有选择性的去写。特点就是人或物所具有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只有抓住特点才能印象深刻比如在讲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通过分析引导孩子们就想出许多书虫李晓明小问号张浩高音喇叭李丽街舞王子于明涵等等孩子们找出了特点就不会跑题剩下的就是组织语言写了

    (3)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事去写在写人的作文中事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我们可以找那些反应深刻意义的小事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中见大”。通过事来体会人物性格教学设计中学生们就分享了许多事

     姥姥为我掖被角时那颤抖的手让我难忘

妈妈为我准备的可口的早餐让我难忘

朋友在我失去信心时鼓励的眼神……让我难忘

我在灯下埋头苦读时妈妈为我端来的一杯香浓的牛奶让我难忘

我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时奶奶为我披上的一件温暖的棉衣让我难忘

我右手骨折时同学送来的一篇字迹工整的笔记让我难忘。…………

学生们在分享中学习从别人口中真正明白了小事不小”,也明白了选材很重要

    3.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技巧的策略

    在本策略中我遵循了“结合教学设计先讲后练习”的特点。技巧是在写作中提炼出来的孩子们初学作文没技巧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啊,于老师的三个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感受;王有声老师强调“真实”;管建刚老师强调“兴趣”无不道出了写作的真理,但我最欣赏蒋军晶老师总结的技巧,对于刚要领进门的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同时我在教学设计中对这些技巧的练习也均有体现如外貌描写不用”;写想不出现”;要动连着动一波三折才好看句子要短读起来舒服学会对称读起来有节奏感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种标点等等我还提醒孩子们一篇文章至少分三段写完一篇文章后先自己改同桌改可以回家让家长改誊写时再改……没想到孩子们错字少了作文有眉眼了基本不跑题了读起来文从字顺的,已经初步具备了作文的特点

()研究成果如下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1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策略的研究 调查报告  1

小学三年级人物作文写作策略的研究 研究论文  1

教学案例   2

教学反思   2

教学故事   1

学习心得   4

十一研究反思及今后设想

本人在课题研究期间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业务能力更是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眼界放宽认识提高了学生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乐意把自己的经历与别人分享了能主动去写生活中的事例并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总有那么一两句话感人肺腑

当然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令我深思的其他问题语句不通顺存在病句个别描写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情节设置简单……但这些有待我在今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总之习作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会继续实践研究不仅有效提高我校习作教学质量而且要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写作让习作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窦桂梅  回到教育原点  [M]  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5:  34——38

[2]蒋军晶  让孩子学会写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3]杜友锦  为了写作通过写作”[J]人民教育  2017(23)76——79

[4]薛发根  语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Z]特级教师教育思想录20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