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2019-05-25 21:41:25)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姓名

邓海丽

单位

西土山乡西土山小学

联系电话

15831597065

课题名称

小学三年级写人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授课题目

陶罐和铁罐

年级及学科

小学三年级语文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我研究的课题是关于人物的写作策略而人物描写中语言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书中的陶罐和铁罐堪称语言描写中的精品所以我正好借此次讲课的机会让孩子们领略一下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及提示语在人物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是节语文课所以我一如既往的先读然后总结陶罐和铁罐的个性特点借机认识了谦虚这个词然后是在读中体会人物对话他们的神态和动作都在提示语中出现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提示语的作用语言描写对人物塑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然后我设计了生活中关于人物优点和缺点并存的题进行写说练习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写作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心中想的大胆的说出来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

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和观察的能力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观察和语言组织的欲望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为主要训练方式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图上都有什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会把自己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第二板块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首先使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让学生找一找划一划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下来课件两次出示四组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充分理解语言的魅力。  

第三板块揭示寓意明白道理 

通过学习从而揭示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本文具有深刻的寓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否则骄傲必败我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学习上生活中有哪些好坏并存的事例今后要怎样对待借此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板块表达感受深化感悟 

学习本文后谈了道理明白了事例让学生仿写格言又加深了一步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认识人物对话的要求格式和一些技巧
    2、通过读说写练习对语言描写认识又提高了同时也认识到加上适当的修饰词来写好提示语
    3、明白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话写出的对话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4、认识到人物都有其两面性优点和缺点并存)。

 

 

 

研究 过程

研究过程为详案详细阐述重点环节的设计意图

导入    

1、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认识吗板书陶罐和铁罐

谈谈它们的长处和短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再说便于引出下文让学生明白了,“不是天花乱坠的而是观察后对事物真实的描述。)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认读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1、同学们咱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咱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2、学生举手读词。    

3、师正音评价

4、学生齐读。        

读课文说印象。    

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下你对陶罐和铁罐的印象是什么?   

2、学生发言

陶罐谦虚 

课件出示谦虚二字教师讲解这两个字的结构和书写

学生描空

在练字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铁罐骄傲

设计意图对性格的概述是学生在读中体会出来的是从文字中得来的信息从而明白文字描述的重要性初步体会到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

3、在课文中画出体现铁罐骄傲的句子

(1)学生回答找出来句子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体会描写神态的词语

(3)学生通过傲慢”“懦弱等词对陶罐的称呼及标点句末的感叹号等细节充分体会到铁罐的骄傲

4、体会陶罐的谦虚”,课件出示陶罐的语言和神态描写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体会陶罐和铁罐性格的特点明白他们的性格有据可依不是空穴来风再次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5、分角色朗读

大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中的片段了解对话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这个片段咱们刚学过出自于陶罐和铁罐》。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你们读引号里的话我读剩下的部分读后回答自己的发现,(这个片段共9个自然段除了一头一尾两个自然段没有写人物的对话外其余的全是对话)。
2、仔细观察这个人物对话你又有什么发现?(说话的人放在了后面或中间。)你们读的是说话的内容叫引语教师读的是谁说的怎样说的叫提示语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喜欢把提示语放在前面而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根据需要把提示语放在了不同的位置这叫变化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应根据写作需要有时把提示语放在前面有时放中间有时放后面当两个人对话时可以省略不写因为不写我们读者也知道是谁说的
3、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提示语的看第2自然段这话是谁说的他是怎么问的。“傲慢地问表现出了铁罐的什么再看第4自然段当陶罐谦虚地回答后铁罐又说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铁罐直接向陶罐宣战傲慢无礼

它得寸进尺自以为是

陶罐步步相让它却紧紧相逼好像不达目的不罢休

狂妄自大

……

教师总结从对话的提示语及语言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骄傲自以为是狂妄的铁罐所以我们写人物对话就要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想想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说什么样的话。)

(1)告诉学生什么是对话对话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的语言交流。)

(2)老师担任一个角色的对话

(3)学生自己来担任角色对话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在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加深孩子们对语言的印象为以后的写作打基础。)

6、学习10—17,学生说出多年后铁罐和陶罐的结局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总结道理列举事例

1、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2、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设计意图加强读说写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让孩子们大胆地说出来才能有东西可写。)   

总结课文         

这则寓言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作业:     

1、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2、设计一组对话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陶罐谦虚

铁罐骄傲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重点分析本节课中研究探索内容的成效

我认为我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了对话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准了这一个训练重点——人物的对话分段写好提示语情感变化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及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动作表情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等。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如我在课后设计的两个小练笔就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3、学生是有差异的在写事例和总结练写格言中我清楚的看到有些同学听到优秀作品后修改了自己的作品这也是一个相互学习切磋的好机会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 1、课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教学环节不够紧凑。2、对于习作的点评不够准确没有给学生明确的指导。3.课堂上学生的写作时间有点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