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2019-05-22 22:05:45)《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图片中的人?把她介绍给大家,好吗?(大屏幕出示)
1.火眼金睛
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板书:外貌)
2.好吃懒做
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看图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二、提出写作要求,交流写作内容
1.孩子们说身边的人,让别人猜。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生: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这是谁?
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没特点,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所以猜不出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
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
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咱们根据以上要求,再来改改,让大家猜,好吗?
2.根据特点,修改人物描写。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这都是特点。
生: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爱扎个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甩的,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一笑就会露出两个小酒窝。
生:郭子涵
生:他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别人都叫他书虫
生:李子玉
……
师: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必须抓住最鲜明的特点。
(板书:抓特点)
三、穿插写作知识,揭示人物特点
1.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的长发一直披到肩上,脸蛋儿圆圆的,就像红苹果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我的鼻又高又廷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自信满满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外貌)
生:爱笑,嘴角上扬,自信。(性格乐观)
生:喜欢读书。(兴趣爱好)
2.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分析范文特点,修改自己写作
(一)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二)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大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来写的?(生自读)
例文: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此刻,这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
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
师:这是神态。(板书:神态)
生:浑然不觉。
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这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
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一连串的动作。(板书:动作)
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三)写作修改
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
3.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写人物
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