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研究课例《关雎》

(2019-06-30 17:45:11)

 

武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研究课教学课例设计

 

 

姓 名

王俊娟

单 位

武安市第五中学

手 机

13932013403

课题题目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

作课题目

《关雎》

年级及学科

初中语文

研究设计

 

(结合课题研究意图详细地介绍本节教学方案)

1.根据结构内容,列出提纲:

托物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出故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日夜追求思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而未得彻夜难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想象求而得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成婚的喜悦: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设计意图:梳理出全诗的内容结构后,师问生答列出提纲,既巩固了对内容的理解,为理解性默写打好基础;又便于分析句式,发现规律,降低背诵难度。

2.分析重章叠句的不同点:层层递进。

   流:求取。采:采摘。芼:挑选。

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设计意图:在提纲的基础上,找出相同句式的不同点,防止背诵混淆记串句子。

3.先化零,再整合

逐章限时背诵,每章限时5分钟。背完后组内学友互提,小师傅亲自提问小徒弟。再整合全诗背诵。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背诵全诗,比时间和熟练度。

设计意图: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因为走神、发呆、做小动作等不良学习习惯耽误了时间,背诵滞后。采用逐章限时背诵的方法,督促他们集中精力。组内互提,帮扶小组结对提问,兵教兵,督促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研究目标

(结合课题研究目标,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 观察了解句式特点和比兴的手法,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2.运用先理解,再化整为零的方法,提高背诵的效率;

3.整理易错字,减少默写的出错率。

研 究 片 段

(在教学中截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片段)

师:同学们,《关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一个男子在追求一个女子的故事。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

2:我觉得情感中还应该有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执着,“求之不得”时,彻夜难眠,很痛苦。

师:男子追求的结果怎样?

3:最后说“钟鼓乐之”,应该追求到了。

师:这是想象中的美好场景,是男子的美好幻想。

生表示惊讶。

师:诗中的男子很痴情,很专一,追求不到,只在心里默默地想象。诗歌只是在表达这位男子的情感吗?

4:是不是通过这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来表达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师:说的再准确一点,是什么时候的人们?

4:古时候。

师:这钟美好的情感是由什么引出来的?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师:由此物引出彼物,这种表现手法叫“比兴”。我们看这几个问题,用原文填空,把思路理一下。

“托物起兴:                                  

引出故事:                                  

日夜追求思念:                                        

求而未得彻夜难眠:                                        

想象求而得之:                                        

想象成婚的喜悦:                                         。”

学生口头回答:

“托物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引出故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日夜追求思念: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而未得彻夜难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想象求而得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想象成婚的喜悦: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这些问题其实帮助我们理清了诗歌的写作思路,同学们列在笔记本上,找出用了重章叠句形式的句子,把其中不同的字用红笔标注。

学生按要求完成。

师:大家标注的字都是什么意思呢?

6流:求取。采:采摘。芼:挑选。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思念追求她。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师:“流——采——芼;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组词句有什么特点呢?

7:意思一个比一个更进一层。

师:这两组词句表达的意思层层递进,足见男主人的情真意切,也给我们的理解背诵一个很好的帮助。下面大家根据提纲逐章背诵,每章限时5分钟。背完后组内学友互提,小师傅亲自提问小徒弟。

学生按要求完成背诵和提问。

研究

反思

 

(结合课堂观察效果,有针对性地对其中蕴含的研究问题进行反思)

这首诗和《蒹葭》的相同点是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不同点是又增加了一些内容,结构的一致性没有《蒹葭》那么强。于是,我调整了思路,先理解内容,再分析句式。

理解是长效背诵的重要前提,把整首诗化整为零,逐句分析其内容,列出提纲,形成板书,一目了然,方便背诵。重章叠句的部分容易混淆,找到不同的字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加点标注,再结合词意分析内在的联系,找到规律“层层递进”,从而提高背诵的准确率。

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因为走神、发呆、做小动作等不良学习习惯耽误了时间,背诵滞后。采用逐章限时背诵的方法,督促他们集中精力。

组内互提,帮扶小组结对提问,兵教兵,督促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