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6七律·兴福寺之兴废遗痕-奈良(17)-东瀛游记关西篇(98)
标签:
奈良旅游兴福寺 |
分类: 诗屿新潮 |
七律·兴福寺之兴废遗痕-奈良(17)-东瀛游记关西篇(98)
奈良9处世界遗产之第5处。
兴福寺前身为公元669年藤原镰足之妻在山城国创建的山阶寺,672年迁至厩坂更名厩坂寺
现在的兴福寺,建筑与遗址共存,占地8.2万平米,规模巨大。但在明治维新之前,其规模是现在10倍以上。现在的奈良县厅、奈良国立博物馆、奈良地方法院、奈良大酒店、春日大等地,曾经都属于兴福寺地界。
岛国皇室自视为神道教天照大神后裔。1868年16岁的明治刚即位,为了独尊皇道,便下令神佛分离。这一政策在执行时迅速演变成了激烈的“废佛毁释”运动,暴民竞相捣毁佛寺,佛像佛具被毁、佛经被烧、僧侣被强制还俗,造成日本佛教空前浩劫。在神佛分离运动中,奈良最大的兴福寺成了典型,被迫放弃土地,寺院建筑被毁,僧人被迫还俗或者转为春日大社神官。寺内五重塔是日本第二高木塔,但在神佛分离运动中曾被试图拉倒,只因木塔太过结实而放弃。兴福寺的佛像法器经卷基本被毁,大量木佛像被当作柴禾生火。从八世纪开始,兴福寺的鹿就被作为藤原家族的象征供养。废佛毁释运动中,为了消除 “鹿是神佛使者”的信仰,奈良县知事鼓励人们猎杀。鹿群数量骤减,濒临灭绝。到1873年,兴福寺大部分被摧毁,只剩下五重塔、三重塔、北圆堂、南圆堂、大汤屋、大御堂等少数几座建筑,僧众被遣散,作为佛寺的兴福寺已不复存在。废佛毁释蔓延到日本全国,无数佛寺和神社里的佛教建筑被毁。一些幸存下来的佛教珍宝被贱卖给西方的文物收藏家。神道教被抬升成国家宗教。1872年,为平抑社会矛盾,天皇颁布了缓和政令,1897年又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1875年,破败的兴福寺被划归西大寺。1881年,兴福寺获准重建。1998年,兴福寺和原属于兴福寺的春日大社,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作为景点开放的兴福寺,并不具备寺院常规的格局,连正式的大门都没有,几栋建筑散乱地分布在大片遗址之中。直到2018年中金堂完成重建后,方才有了初步明晰的布局。
几分气象透雄浑,兰若却疑何处门。
曾立庄严仙世界,应夸宏丽大乾坤。
浮屠旧影伶仃在,堂殿残基错杂存。
兴废当年多少事,犹惊惨烈问遗痕。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三元)
偏居一隅的兴福寺本坊

参观入口


1415年室町时代重建的东金堂


维修中的五重塔,岛国第二高木塔,仅次于京都东寺五重塔,奈良的标志,可惜无缘一见。

网图,看一下五重塔的真容。


2018年复建完工的主殿中金堂

中金堂左侧是1959年建成的国宝馆

1210年重建的八角形北圆堂







镰仓初期重建的三重塔





镰仓时代建立的六角南圆堂





奈良博物馆附近区域,以前也是兴福寺地盘。






活宝闯红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