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七绝·八坂神社之祇园小清新-京都(25)-东瀛游记关西篇(32)

标签:
日本旅游京都 |
分类: 诗屿新潮 |
七绝·八坂神社之祇园小清新-京都(25)-东瀛游记关西篇(32)
八坂神社位于繁华商业街四条大街东端尽头,坐北朝南,是平安时代国家认定的二十二座重要神社之一,位列上七社/中七社/下八社之下八社,原名祇园神社,明治时代颁布神佛分离令时改名八坂神社。八坂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动名祇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三大祭。袛园祭起源于9世纪末,起初是为了驱除瘟疫,后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祭典活动在7月举行,包括化妆游行、神事、山车和鉾车展示等,长达一个月。
此处是全国约3000座八坂神社的总本社,创建于656年,历史悠久。其建筑风格独特,本殿采用“祇园造”,由神殿和拜殿组成,屋顶覆盖桧皮,是重要文化财。本殿前大广场中央为舞殿,是祭祀之所,挂满灯笼,夜晚亮灯时是一处网红打卡点。
八阪神社的主祭神为素戔呜尊、栉稻田姫命及八柱御子神,是祈愿健康、恋爱、驱邪的重要场所。相对而言八坂神社在阴间风之下另有一些小可爱类型的小神社。一个是美御前社,奉祀主管美貌之神,可以祈求美丽,旁边还有美容水可以用来洗手洗面,据说越洗越美貌。二是大国主神社,供奉被视为姻缘之神的大国主命,相当于中国的月老。
阴风淡却看津津,月老美神皆可亲。
恰把悠然添几许,祇园多驻小清新。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一真)
南楼门前的石鸟居,1666年重建,现存最大石鸟居。
南楼门
舞殿,祭拜之所。


本殿,设计极为独特,主体为单檐歇山顶,南向屋面在中间部分向前延伸凸出一片空间,成为“向拜”,这是神社常见的“流造”样式。主体建筑的东、西、北三面则在檐下建造一长条单人字顶建筑,而东立面又向前延伸超出主体南墙后建造成人字顶建筑,形成非常复杂的外形,被称为祇园造样式,又称八坂造样式。此殿为1654年重建。
西立面
南北轴线上的南楼门、舞殿、本殿。
本殿北面,北门鸟居与绘马堂。
疫神社
家内平安、商业繁荣,都可以求。
美御前社,专管容貌,求了可以变美。
大国主神社,管姻缘,相当于中国的月老。
西楼门,1497年重建,面朝四条大街,所以成为游客主入口。
西楼门外的四条大街
东门鸟居,鸟居外就是圆山公园,属于京都东山山麓。
祇园祭,办成了盛夏狂欢节,相当彪悍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