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241七绝·三十三间堂之千尊男相观音-京都(10)-倭游记关西篇(17)

(2025-06-19 21:46:20)
标签:

日本

旅游

京都

千手观音

分类: 诗屿新潮

七绝·三十三间堂之千尊男相观音-京都(10)-倭游记关西篇(17)

京都参观的第三处世遗。此殿为天台宗寺院莲华王院的正殿,现存最长的木结构建筑,进深17米,长达120米,共三十三开间,故名三十三间堂。内供1002尊男相千手观音,中尊木造十一面主观音为名师湛庆所造,高3.3米。高1.7米的等身立像1001尊,主尊背后一尊等身立像,两侧各500尊,其中124座是平安时代(1164年)寺院创立时的作品,其余877座为1266年重建寺院时修复。另有二十八部众立像、风神雷神像。所有像及建筑均被列为国宝。

佛香古意两氤氲,行列琳琅拥一群。

妙手千尊惊百万,满堂金彩蔚祥云。

(平水韵,平起入韵,十二文)

夜泣泉,相传是由僧人在梦中得到启示而发现的灵泉。因为在寂静的夜里,泉水不断涌出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人在抽泣一般,故名。泉水旁供有几尊地藏菩萨,传说摘下地藏菩萨的围裙铺在孩子的枕头上,可以治疗孩子夜间爱哭闹的毛病。

堂内严禁摄影,从网上找来的图。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1002尊观音均为男相,有胡须。在印度佛教中观音为男性形象(蓄须、勇猛丈夫相),传入中国后仍保留此特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逐渐呈现“秀骨清相”的中性化倾向,如弓眉细眼、S形身姿,但仍有胡须。‌‌因慈母崇拜等原因,隋唐出现女性化倾向。武则天时期(7世纪)因政治需要推崇女相观音,推动形象转变。天龙山石窟的十一面观音(唐晚期)是早期女性化代表。‌‌至宋代(10-12世纪),送子观音信仰的普及彻底确立女性形象,宋代造像完全去除男性特征,形成温婉慈母相。‌‌而此时的日本尚未跟进。

 

周边寺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