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977七律·小布达拉宫之登顶-承德(27)-早春京承行(30)

(2025-03-29 12:16:53)
标签:

承德旅游

外八庙

布达拉宫

分类: 诗屿新潮

七律·小布达拉宫之登顶-承德(27)-早春京承行(30)

普陀宗乘之庙,又名“小布达拉宫”,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所建,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

此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腰上,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但实际还是存在两条轴线,山门殿~御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一条、略微偏西的大红台~万法归一殿~后山峰一条,尤其是万法归一殿金顶后的山峰之尖,也在中轴线上。此条隐性轴线步步攀升,气势极为逼人。

此庙从山门到大红台顶部,实际高程达到117米,尤其是大红台下部白台18米、上部红台25米,通高43米,显得极为庞大雄伟。大红台复杂的形状也经过精心设计,采取不对称但又平衡的布局。大白台前东西两侧,沿登道到第一个平面大白台顶,上置四个大石雕幢竿座和四个大铸铁水缸。白台西为汉式琉璃垂花装饰的藏式千佛阁,相对简单,东侧建筑布局则非常复杂,最下部、最南部是藏式的文殊胜境殿,向北沿登道上行,就到达第二个平面,即东红台,其周围建二层裙楼,裙楼中心为二层瓦顶的御座楼。通过二层楼登踏道而上为第三个平面,东红台顶部西北角建洛迦胜境殿、东北角建重檐八角金瓦顶权衡三界亭。中部红台为都纲式建筑,中央为全庙的中心建筑万法归一殿,周围建裙楼三层,裙楼顶部南侧堆成布置两座重檐四角方亭,内各有一座纵贯裙楼的木质佛塔。裙楼顶部西北角又建重檐六角镶金瓦顶的慈航普渡亭。在红台顶部,从南到北形成三个层次,南部最低的两座重檐四角方亭、中部较高的中央大殿重檐四角金顶、北部西端的重檐六角亭金顶,这些殿亭,形式各殊,高低错落,殿顶都用銮金鱼鳞铜瓦复盖,与红台、白台交相辉映,在重重群山的衬托下,空间轮廓极显雄伟壮观,震撼人心。

卓然高在五云中,塞外移来雪域宫。

拾级豪情登万步,倚山松影过千蓬。

红台足踏莲花圣,金顶心参佛法崇。

悟尽苍茫凭四顾,妙峰无限证圆融。

(平水韵,平起入韵,一东)

附录:

热河寻胜(8)-七律-小布达拉宫

2019.9.9.

普陀宗乘之庙,为承德外八庙之首,乾隆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作为达赖喇嘛行宫。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中是观音道场,故此处取名普陀宗乘之庙。整个寺庙由六十多座碉楼殿堂组成,从山脚绵延而上,总高程达117米。几十座碉楼随形就势布置在曲折的山道两侧,主体建筑大红台,高43米,采用藏式寺庙都纲式回字形设计,回面围楼,中央为方形主殿万法归一殿,殿顶为四角攒尖式,覆鱼鳞瓦,铜质鎏金,用金一万多两,金碧辉煌,观感震撼。整座庙宇看似无轴线,实际存在两条轴线,山门殿~御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一条、略微偏西的大红台~万法归一殿~后山峰一条,尤其是万法归一殿之金顶后的山峰之尖,也在中轴线上。此条隐性轴线步步攀升,气势极为逼人。

琼珠白殿散迢迢,金顶红台仰峻峣。

万丈青深藏径曲,几人心定拜香缭。

轻拈花气说空色(1),静借松涛拟海潮。

梵宇随山高次第,普陀隐在九重霄。

(平水韵,平起入韵,二萧)

注释:

(1) 一座佛堂外开满了白绣球花。

*****

从普乐寺远眺两宫,这是最佳机位。

网上各种震撼美图

《穿墙透壁》书中的建筑剖析图。

桥与正门

碑亭内竖着三座石碑,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

中罡殿

巧遇寺内散养的梅花鹿

三塔水门

 

坐禅白台

僧房白台

西五塔白台

东五塔白台

东罡殿

东储物白台

上山道

大红台登道

御座楼

大戏楼

通往红台围楼

中央大殿万法归一殿

登顶

最高处的山峰。与大红台金顶在同一轴线上。

远眺须弥福寿之庙大红台金顶。

西侧的圆形碉楼

极乐世界

秘密胜境

大乘妙峰

庋经之阁

慈航普渡亭

万法归一殿

俯瞰御座楼

御座楼大戏楼

权衡三界亭

洛伽胜境殿、权衡三界亭、御座楼大戏楼。

洛伽胜境殿

威严总持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